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再加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可能会患上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食道黏膜发炎、糜烂、溃疡的一种疾病,而且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内科疾病。
一般情况下,食管下端与胃交界线上3-5厘米范围有一个高压带,形成高压屏障,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当食管下端括约肌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而松弛时,就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胸脘、胸膈烧灼感或疼痛,这些由胃酸上逆引起的症状多在进食后一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身体前倾或剧烈运动可以诱发,酸甜食物可使这些症状加重。
“简单来看,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并不太难,但在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却屡屡误诊、错诊。这主要是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反流的胃内容物浸渍咽部、声带、气管,能够引起慢性咽炎、声带炎和气管炎,甚至吸入性肺炎,使咽痛、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反复发作。
酒精、咖啡因、脂肪、酸甜食物、吸烟等可以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诱发反流性食管炎,所以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要忌酒、咖啡、巧克力、过多脂肪、酸甜食物、烟。同时还要注意,不宜过饱,裤带不宜束得过紧,避免餐后即平躺,卧时床头抬高20-30厘米。
转自:健康朝阳
奥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