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的癌症,食管癌作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与饮食的关系息息相关。生活中若是饮食不当,很可能就会增加食管癌的病发几率。因此,为了避免病发食管癌,做好食管癌预防,理应从饮食护理上下起大功夫。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食道癌专业治疗网专家介绍的“食管癌预防的八不原则”。对于“食管癌预防的八不原则”,专家指出,关于食管癌这种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食管癌预防因此迫切需要,饮食是最大且最易做到的预防措施,“食管癌预防的八不原则”指出:
1、不吸烟、不酗酒。有研究已经确定,吸烟与诸多恶性肿瘤都有关系,及早戒烟,互惠家人。对于酒,提倡少喝,禁止酗酒,不仅是对身体不好,还容易失态坏事。特别是烈性酒,应当敬而远之。
2、不吃烫、不吃凉。食管癌患者饮食时应该尽量避免吃那些太热、太凉、粗糙或者酸性的食物,少吃这些食物可减少局部刺激而引发的疼痛以及对食道粘膜的损伤。
3、不吃变质。食管癌吃的水果及蔬菜要新鲜,不可因图便宜而买不新鲜或者已腐烂现象的蔬果以及变质的其他食物。
4、不吃油腻、烧烤。吃肉不要吃太多,因为肉当中含有的脂肪较高,吃多了对患者不利;可以吃些鱼、虾等食物,这些食物能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经过熏烤的鱼、肉、香肠等食物也应少吃,因为其中含有致癌性的烟焦油。炒菜的时候注意油不要放得太多。曾有相关研究发现,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均与脂肪的过多摄入有很大关系。
5、不吃霉变。发霉了的米、面、花生等食物中含有很高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因此有霉变最好是不好吃,一有发现应弃之。
6、不吃亚硝酸盐、腌制。存于水缸底部的水以及隔夜菜,因为存留在缸底部的沉积物当中的细菌可让使之中的硝酸盐还原成致癌性的亚硝酸盐。咸菜、咸肉等食物中含有致癌性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食管癌高发区的饮用水的质量往往都较为差,虽说水当中的致癌性物质亚硝胺较少,但是其中却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胺类化合物和亚硝酸盐。这些物质不但能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亚硝胺,也可能在人体的胃肠、膀胱之中转变成亚硝胺。
远离食道癌管住自己的嘴1、
首先禁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咸鱼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不吸烟,不酗酒。
2、
喝滚烫的加奶咖啡和茶,长期喜食热汤热粥,会提高患食道癌的危险程度。喝极烫的饮料,可以使患癌症的危险性增加4倍。因为这种非常热的饮料,可对食道产生慢性热损伤而致癌。
3、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太硬或过于粗糙的食物,进食不要过快,切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饮食不要过烫,不饮烈性酒,以免对食道粘膜的刺激和损伤。注意口腔卫生,不吸烟。
4、
避免食用亚硝胺类物质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酸菜,泡菜等腌制食品,少吃熏肠,烤肉,腊肉等烟熏或炸烤太过的食物,不吃霉变,腐烂的花生,大米,高粱等。不用有毒塑料袋及印刷过的纸包裹食品。
5、
及时治疗食道疾病和口腔疾病。如慢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息肉,憩室等。
6、
改善饮食营养结构。避免某类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食品应多样化,营养结构合理化,有利于肿瘤的预防。
7、
食道癌高发居民及从高发区移居到低发区的人,有时显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应开展定期食道癌普查。
食道癌(shidaoai)又叫食管癌(shiguanai),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食道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避免水源污染,减少水中亚硝胺及有害物质,调整饮食习惯,不吃过热食物,不食粗糙过硬食物,防霉去毒;少饮高度列性酒,不吸烟。
发病学预防:应用预防药物,积极治疗食管上皮增生,处理癌前病变,如食管炎、息肉、憩室等。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出现“四感”症状之一者,应及时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诊治,或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或放射科检查。
三级预防:尽理提高食管癌病人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对病人提供规范化诊治方案,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康复方面的指导。做好临床终翔,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
以上是关于食道癌的三级预防情况,大家应注意了解,以便更好的预防食道癌的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