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特约作者:消化内科张医生)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分泌、存储、浓缩与输送胆汁的功能,是胆汁生成、储存与排入肠管的通道。胆汁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体液,它不仅参与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而且参与体内许多代谢产物和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排泄,胆道的生理功能包含着整个泌胆、排胆及胆汁代谢等过程。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副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胆囊切除后,人体无法储存胆汁,胆汁便持续不断的排入肠道;当进食高脂类食物时,胆汁便会相对不足,从而出现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碍,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痛苦。
2、引发胆汁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正常人进食后胆囊收缩使胆汁集中大量进入肠道。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从而引起胆汁性反流性胃炎、食道炎。
3、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浓缩失去了场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积累,这样就容易形成结石,也就是胆总管结石。
4、结肠癌发生率可能升高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胆囊切除术后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明显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
虽然胆囊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而且切除后具有以上所述的副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胆囊疾病患者都应该“保胆”。对胆囊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确定切除胆囊有利,还是保留胆囊更有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