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2片,一日3次,饭前服用……”遇到这样的服药说明,你是怎么吃药的?三餐前吃还是每隔8小时吃一次?
小布了解到,服药剂量、服药频率等对于疾病治疗十分重要,关乎药效发挥,甚至生命安全。那么大家平时吃药的方式对吗?
错误
01
把“1日3次”当成“三餐前”
“1日3次,饭前服用”,是指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应每8小时服药一次。
错误
02
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隐患。最好站着或坐着服药。
错误
03
干吞药片
干吃药片非常危险: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
04
将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不良反应。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所以,除非特别标明,否则不要这么做。
错误
05
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正确的方法是用白开水送药。但存在部分特殊情况,请尊医嘱。
错误
06
对着瓶口喝糖浆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错误
07
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例如,意外怀孕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等。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错误
08
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
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喝完糖浆后5分钟内不要喝水。
错误
09
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
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吸收效果大打折扣。
错误
10
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服用治疗头痛的药物期间就要忌酒,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体内代谢。治疗头痛类的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头痛症状。
这些服药禁忌,大家都知道了吗?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