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涛教授希望将来能制订出中国食管癌术

编者按:年10月27日-10月29日,由河南省抗癌协会和AME出版公司主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诊疗中心和河南省胸部肿瘤微创中心承办的“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学术年会、高宗人教授从医执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食管癌临床研究论坛和AATS、ESTS、ASCO、ESMO、ASTRO、OESO会后会——食管癌专题分享”在河南郑州顺利举行。编者采访了此次大会的共同主席于振涛教授。

人物

聚焦

于振涛教授,医院食管肿瘤科科主任。自工作以来参加了胸外科手术余台次,熟练掌握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各种手术,如左胸入路的食管癌切除,主动脉弓上、弓下吻合及颈部吻合;右胸入路的食管次全切除,胸内吻合及颈部吻合;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癌的手术切除;各种食管良性病变的治疗。熟练掌握肺叶及全肺切除术,袖式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完成我科第一例下叶袖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提倡胸部小切口外科手术。熟悉肺癌、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及本学科国内、国际的发展现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国内及国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天津医科大学课题一项“肺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研究”,参与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织过滤器的临床剂量学研究”。《纵隔外科学》副主编,参与编写《简明肿瘤学》(肺癌章节)。年天津市卫生行业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

于教授在采访中分享了他对于新辅助治疗的看法。他表示,从食管癌,放疗和化疗发展的过程来看,外科医生很早就开展了单中心的术前放疗或化疗,术后的辅助治疗等研究。有些研究成果也发表在杂志上了。不过国内胸外科医生真正意识到新辅助治疗在食管癌的作用是看到了荷兰的Cross研究。这个研究让大家看到了新辅助治疗的希望。在国内,傅建华教授课题组开展了“术前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随机临床研究”。这个研究与Cross研究几乎同步启动,目前已经结题,正在进行3-5年的随访。从该研究的初步成果来看,术前放化疗的那一组病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世界范围内来讲,不仅是中国,很多欧美国家和日本都开展了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展示了新辅助治疗的前景。所以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放疗医生,化疗医生和外科医生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于教授表示,医院约有三分之一的食管癌病人是经过了新辅助治疗之后,再做手术治疗。他希望国内术前治疗的比例能够逐渐提高,接着通过大样本的分析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大家将来能制订出国内食管癌术前治疗的规范。

欲知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下方视频。

采访问题

1.您对新辅助治疗的看法?

2.为什么选择做医生?

3.怎么看待医生这一份职业?

采写编辑:刘燕华AMEPublishingCompany

视频剪辑:麦雪芳AMEPublishingCompany

往期回顾

李印教授:传承前辈精神,共创食管外科的未来

戎铁华教授:当一名实实在在的医生

陈龙奇教授:我们需要找出新辅助治疗的优势群体

点击“阅读原文”回顾本次大会精彩内容。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zd/1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