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形成原因及ldquo预警rd

肿瘤的形成原因及“预警”表现“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而在医学上,癌症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发展。它可被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实体器官癌症,如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另一类来源于非实体脏器,像人们熟知的白血病。每种癌症的发病因素不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生概率在相应增长。

肺部肿瘤危险因素:吸烟、患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长期处于室外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如厨房等。

消化道肿瘤危险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如喜食熏制、烹炸、腌制食品等。

头颈部肿瘤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注重口腔卫生等。

其他危险因素:目前已经明确的致癌微生物,包括一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七种病毒(HPV、HBV/HCV/HEV、KSHV、HTLV-1、HIV)。

哪些人群具有较高患癌风险?

1、年龄:3-6岁儿童肿瘤高发,20岁以后每增加10岁患癌率上升2.7倍,40-60岁为患癌高峰;

2、性别:除女性特有癌外,男性多于女性;

3、遗传: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更高患癌风险,临床上偶然可见高癌家族现象;

4、区域:我国北方上消化道癌发病较高,东南沿海及江南肝癌发病较高,两广鼻咽癌发病较高;

5、不良嗜好:吸烟指数达(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者患肺癌的风险高25倍:饮高度酒者上消化道癌多发(酒精本身并无致癌性,是酒精对内脏损伤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癌变);

6、生活习惯和态度:大便每天少于一次者肠癌发病率升高,性生活紊乱者宫颈癌发病率升高,不生育或生育后不喂奶者乳癌发病率升高;

7、肥胖: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8、癌前病变:口腔、消化道、外阴阴道粘膜白斑、慢性炎症病理报告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宫颈息肉、肠道多发性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等极易转变为癌,称之为癌前病变;

9、病毒感染:鼻咽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肝癌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发病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10、慢性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5年以上患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癌变率很高;

11、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的人比性格开朗、乐观、自信的人癌发病率高;离婚、丧偶、家庭不和睦、受过精神创伤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升高。

如何警惕和发现自己是否患癌?

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照常生活、工作和劳动,很难引起人们注意。当癌症已经出现症状或体征时,常常已经不是早期了。因此,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提高对癌症的警惕是很有必要的。

早期发现自身癌症的方法有:一是自我观察和检查;医院去做防癌检查。

能自己检查发现的癌症有: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口腔癌、舌癌、乳腺癌、阴茎癌、睾丸癌、女性外阴癌。能自己发现线索的癌症有:鼻咽癌、喉癌、食道癌、肠癌、宫颈癌、脑瘤等。肾、膀胱、前列腺的癌症有时自己也能从血尿或排尿困难中发现可疑线索。常见癌症常可出现的症状可归纳为十个方面,有人称之为“癌症十大警号”,其实,出现这些“警号”症状不能认为就是癌,同时也不能认为患了癌还一定是早期,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数癌症已经到了中晚期。因此,归纳这些“警号”只是提醒人们发现这些症状时不能等闲视之,医院去检查、鉴别、诊断、治疗。

1、乳房、皮肤、舌部或身体其它部位可触及不消退的肿块;

2、疣或痣发生明显变化;

3、持续性消化不良;

4、吞咽时胸骨后不适,食管内感觉异常、轻微疼痛、轻度梗噎感;

5、耳鸣、听力减退、鼻塞不通气、流鼻血、有时伴有头疼或颈部肿块;

6、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流血,特别是性交后阴道流血;

7、持续性干咳、痰中带血丝、声音嘶哑;

8、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带血变形;

9、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

10、不明原因的消瘦。

供稿:内科三区杜继科祝席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zl/9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