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快住嘴别再劝人趁热吃了

作者简介

蒋凤鸣(—)女,护士,大专,海军医院胸外科护士,主要从事胸外科临床护理。

引言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年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

本期“护健图文”栏目,我们邀请了海军医院胸外科护士蒋凤鸣,为我们讲讲关于防治食管癌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主要有食管鳞癌和腺癌两大类。

食管鳞癌是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食管腺癌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巴雷特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图片来源:图虫

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食管癌的早期信号,你察觉到了吗?

通常会有咽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疼痛,进行性咽下困难。

后期会影响进食、发声,还可累及气管、肺脏等,造成呼吸困难,重症者可对肝脏、脑等造成较大损害。

为什么会得食管癌?

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霉素;

慢性理化刺激及炎症:粗糙、过烫食物,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

营养因素: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与癌基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而且父系阳性家族史者较多哦。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如何早发现?

食管癌需要什么检查才能确诊和发现呢?

胃镜检查:

是发现与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同时在直视下做活检来确诊。对可疑病灶采用“甲苯胺蓝”或“碘液”染色,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食管钡剂造影:

患者不宜行胃镜检查时,可选用此法。正常的食管黏膜是光滑、排列整齐,看起来很舒服的,而不正常时便是迂曲、增粗、中断、充盈缺损、龛影、管壁僵硬、钡剂滞留。

胸部CT检查:

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膈器官之间的关系(管壁厚度5,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提示食管存在病变),但CT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

图片来源:图虫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以颈段癌长度<3厘米、胸上段癌长度<4厘米、胸下段癌长度<5厘米切除的机会较大。

然而也有瘤体不太大但已与主要器官,如主动脉、气管等紧密粘连而不能切除者。对较大的鳞癌预估切除可能性不大而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采用术前放疗,待瘤体缩小后再作手术。

放化疗

放射和手术综合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术前放疗后,休息3~4周再做手术较为合适。对术中切除不完全的残留癌组织处做金属标记,一般在术后3~6周开始术后放疗。

单纯放射疗法,多用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这类患者的手术常常难度大,并发症多,疗效不满意;也可用于有手术禁忌证而病变时间不长,患者尚可耐受放疗者。

采用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或与放疗、中医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有时可提高疗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症状缓解,存活期延长。但要定期检查血象和肝肾功能,并注意药物反应。

图片来源:图虫

食管癌术后饮食应注意什么?

食管癌常常与“吃”密切相关,饮食习惯不好可不行。

讲究烹调方法和进食方法:

饭前,尽量避免油烟味等不良刺激,在食物的选择、制作、烹调上,应尽可能适合和满足患者的口味爱好和习惯,增进患者的食欲。还要根据患者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细搭配,流质,软食与硬食交替,甜咸互换等形式进餐。

足够热量:

由于食管癌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降低,营养失衡,所以对蛋白质需求量增加,故应保证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为主。

合理食物结构:

患者的食物结构应品种多,结构合理,在制作食谱时,要尽可能做到:清淡和高营养优质量相结合,质软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相结合,新鲜和食物寒热温平味相结合。

图片来源:图虫

往期推荐

声音嘶哑会和癌症有关吗?出现医院就诊?

头痛、腰痛、脖子痛......去医院看什么科?长期疼痛会有什么危害?

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痛,是得了肺癌吗?

探索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zl/7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