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塔吉古丽(化名)大半辈子从未生过什么大病,去年10月,却不知因何出现进食哽咽感,总觉得嗓子有东西咽不下去。
“定是天气降温着凉了。”塔吉古丽未将此当作一回事,随便吃了几片感冒药,心想过几天便会好了。然而,直到去年12月底,她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食难下咽,“我整个人都提不起劲来了”,昔日精神抖擞的她,两个月内日渐憔悴。家人赶医院进行检查。不曾想到的是,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塔吉古丽患上了食管癌!
今年初,塔吉古丽的儿子抱着怀疑的态度带着母亲来到我院心胸外科就诊。入院后,经过胸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她的食管中段偏心性不均匀增厚,较厚处已达到约23mm,是食管癌的显著特征。在完善病理等相关检查后,塔吉古丽被确诊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Ⅲ期,即食管癌中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在与肿瘤内科会诊后,为使其得到更好的治疗,塔吉古丽随即转入肿瘤内科进行后续治疗。
完善必要检查后,肿瘤内科王伟副主任发现她的病情虽已发展至中晚期,但却并未出现转移,仅有左侧肾上腺增厚。“您别害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治愈机会的。”王伟副主任一边安抚塔吉古丽,一边思考如何为其提供更加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案。在肿瘤内科吴超群主任的大力支持下,他在科内就是否能为她再次创造手术的条件再次组织商讨。
根据CSCO食管癌最新诊治指南和讨论结果,王伟副主任决定为其实施新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以期通过转化为其创造手术机会。2月26日,在实施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情况下,经由多次放化疗,患者复查结果显示其食管中段增厚处由原来的23mm减少至9mm,进食哽咽感明显减轻,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既然患者的肿瘤退缩良好,那是否已成功为其创造了进行根治手术的条件?王伟副主任将目光聚焦到了院内肿瘤中心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上。
3月1日下午,在医务部组织下,由我院肿瘤内科、心胸外科、胃肠肿瘤外科、病理科及影像中心等相关科室组成的肿瘤中心MDT团队专家们汇聚一堂,就患者病情进行二次评估。
根据目前的治疗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术后预期结果如何?患者的左肾上腺增厚,是否为转移?若为转移,手术是否有意义?……
围绕这些问题,影像中心周仁冰医生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通过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联合核医学科的沈荣芳副主任就PET-CT对于患者基线评估以及对肾上腺占位病变、增大淋巴结的性质判断情况,基本排除了患者左肾上腺转移的可能;病理科李玉华副主任根据患者病理报告中关于微卫星稳定及不稳定状态的判读进行分析;肿瘤内科王伟副主任就食管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及指南更新内容做了严谨的阐述;心胸外科郑天明医生通过评估,认为患者目前已具备手术条件……各会诊专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对患者病灶转移与否、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效果、营养干预以及如何最大化降低风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肿瘤中心MDT团队为患者确定了最佳治疗方案: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4-8周给予根治性切除手术。
此次在该患者病情预后不良的情况下,我院肿瘤内科根据规范的食管癌诊疗指南,为其实施新辅助治疗抑制癌细胞转移和生长,并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促进团队合作,成功为其创造了手术机会,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使患者获益最大化,对今后诊治该类患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院肿瘤中心MDT团队成立于年,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覆盖肿瘤21个亚专业,为南疆地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服务,帮助诸多肿瘤患者重返健康。随着MDT的深入开展,对提高我院肿瘤专业相关科室人员规范化治疗的专业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推荐阅读
延续粤喀情!热烈欢迎我院新一批援疆专家抵喀我院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编辑:钱卫秀、田涛
初审:胡晓丹
审核:张茜
审定发布:闫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