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患者居家饮食指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多人有吞咽障碍的困扰。吞咽障碍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咽喉部病变、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结核、食管癌、颈部肿瘤、淋巴瘤、食管畸形、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脑炎、脑肿瘤、中风所致延髓麻痹等。
一、吞咽障碍是什么呢?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过嘴巴摄入食物,经过咽腔、食管传输到胃的过程。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
二、吞咽障碍的危害吞咽障碍常伴随着误吸、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焦虑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严重的可引发窒息
三、疫情防控期间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居家饮食指导
1、首先是确定食物的形态,其次是选择在口腔内容易运送或吞咽的食物,以使哽噎、呛咳减少或消失。
2、具体要求:选择的食物要柔软;密度及性状要均匀;有适当的黏度,不易松散;通口腔和咽部时容易变形;不易粘在粘膜上;首选糊状食物;还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可根据以上条件结合患者喜好,选择食物内容并加以调制。
3、食物质地分类:全流质膳:无残渣,每日可供应的热量仅约KJ。如米汤、蒸鸡、牛奶、藕粉、红枣泥汤、鱼汤、鸡汤、瘦肉汤等。
半流质膳:(1)谷类:有大米粥、小米粥、米糕、麦糊、麦片;(2)乳制品;(3)蔬菜类:将各种蔬菜制成蔬莱泥、蔬莱汁等;(4)水果类:将各种水果制成果汁;(5)豆类:有豆浆豆腐、豆腐花等。
半固体或混合膳:有切面、挂面、馄饨、馒头、包子、水饺、小笼包、蛋糕、面包等。
1、精神意识状态: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身体耐力及意识控制观察患者是否能遵从配合有关要求,自主张口意识,身体耐力能否坚持进食过程。
2、呼吸状态:如果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呼吸急促,咀嚼时用口呼吸或吞咽瞬间呼吸,容易引起误吸。进食期间不要说话。
3、口腔控制食物状态:根据情况选择一口量
4、吞咽动作协调性及进食前后声音的变化。
5、是否能进行有效咳嗽
6、进食姿势是否正确:体力较佳者,应尽量采取自然的坐位姿势;体力较弱者,可采用半卧位,头部确保维持在30°以上
7、分泌物情况:观察进食后痰液是否增多,咳嗽出的痰液是否有食物。
1、食团在口中的位置: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2、一口量及进食速度:
一口量:一般正常人每口量:稀液体1-20ml;果酱或布丁5-7ml;浓稠泥状食物3-5ml;肉团平均为2ml。一般以少量试之(稀液体1-4ml),然后酌情增加。
进食速度:为减少误吸的危险,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避免二次食物重叠入口的现象。
3、吞咽方法:空吞咽、交互吞咽、声门上吞咽、点头样吞咽
4、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
1、神志不清、疲倦或不合作切勿喂食。
2、鼓励患者用健侧进食,避免残留物导致误吸。
3、痰多患者,进食前应先排痰后进食。
4、有义齿的患者,进食时应戴上义齿后再进食。
5、口腔感觉差的患者,把食物送入口时,可适当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有助刺激感觉。
6、耐力差患者,宜少吃多餐。
7、如患者有认知障碍,可适当给予口令指示。
8、如患者出现呛咳,应停止进食。
9、进食药物可用凝固粉调制成适合患者吞咽的性状;患者如果吞咽固体食物有困难,也同时不能有效的吞下大粒的药片或胶囊。
10、进餐后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腔残留物、漱口。
11、餐后保持姿势,进食后不能立即躺下,让患者在舒适的坐位或半坐卧位休息30-40分钟。
我院的康复团队拥有丰富的吞咽障碍康复经验,白利军大夫接受吞咽障碍康复的专业培训,拥有先进的吞咽障碍评估及治疗技术如吞咽造影检查、球囊扩张术、经颅磁电刺激等。进行专业的评估和个性化的精准康复,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尽早实现经口进食,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您身边有吞咽障碍患者,请及时联系我们!
白利军大夫:
李成雯主任:
张延同主任:
编辑:宣传科
文:中医康复科(十六病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