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50%的食管癌发生在中国,中国食管癌居世界之巅,所以,食管癌又被称作是中国癌。
因早期食管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一经临床诊断,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意味着80%的人确诊后,活不过5年。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
然而,食管癌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早期的食管癌,可以在胃镜下局部切除,绝大多数可以完全治愈。中期的食管癌,需要手术,配合放化疗,才能提高生存率。晚期的食管癌,一般失去了手术机会,只能够做放化疗,治疗效果非常差。
食管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食管癌和降低食管癌累积死亡率的关键。
“癌症要早发现早治疗,就需要进行定期防癌体检。”贺宇彤教授说,“癌症有1/3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1/3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因此,人一步入40岁,一年内至少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这包括防癌方面的体检。”
年6月29日,医院消化中心内镜一天之内就发现3例上消化道早癌。不能不令人震惊!这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而且,这3个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
划重点,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没有明显症状。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患医院检查时,往往已经到中晚期了。
病例一食管早癌病例二贲门早癌病例三食管早癌发现的越早,预后越好。相比于晚期患者的无计可施,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切除大部分可以治愈。
近期研究显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到不典型增生细胞,再到癌变,需要8-10年时间,这时人们没有症状,健康却在慢慢滑向深渊。
目前,我国早期消化道早癌的诊治率低于15%,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0%。
早期发现食管癌,能够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然而对医生的肉眼来说,内镜下早期癌症、癌前病变和正常组织并没有太大区别,靠胃镜检查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由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等多个部门编写的《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年,新乡)》推荐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可用于胃镜前检查,早于胃镜发现食管病变。
并且,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食康1号?,写入最新出版发行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年试行版)》,此书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专家委员会上消化道癌专家组指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农村)王贵齐、魏文强教授组织了国内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消化内镜专家编写而成。
食管新型细胞收集器——食康1号?,基于细胞学病理检测,能够观察到细胞病变,是更精准检查早期食管癌的新方式。
食康1号?上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胶囊,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富集器,进入人体后外层胶囊溶解,里层柔软的富集器可迅速扩散10倍,取出过程中,富集器表面在食管内膜迅速采集细胞,获取千万级以上细胞量,采用国内外领先细胞学智能筛查技术,病理AI精准诊断,医院高级专家出具诊断报告,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大大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
食康1号?上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胶囊,能检查到比肿瘤更为微小的细胞,较常规检查可以提前5年预警上消化道肿瘤。
哪些人群应该进行上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呢?
①有消化系统症状;
②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③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长,或食管炎患者;
④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⑤抽烟、抽烟加饮酒,长期大量食用发酵霉变酸菜、霉变食物,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的人群。
⑥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高危人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