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涯生与无涯学丨回忆汪世清先生

编者按

汪世清先生(-)学问渊博,文理兼通,青年时代承黄宾虹、汪采白等先辈教诲,对徽州书画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拓展到整个明清艺术家的研究。数十年来奔波于各大图书馆,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考辨相关的各类图书文献资料。年汪先生逝世时,留下手抄善本古籍及整理辑录的珍稀文献资料一百四十余种。

这些手稿,后经白谦慎、薛龙春、张义勇等学者遴选并整理集结,成《汪世清辑录明清珍稀艺术史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9月)一书,凡六册。此书的出版,不仅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丰富且扎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直观地展现了一位学风笃实的前辈学者的治学规模和方法。

汪先生为人低调,圈外之人对他鲜有了解。借着《汪世清辑录明清珍稀艺术史料汇编》出版之际(另外,《汪世清谈艺书简》也将于明年出版),我们将陆续推出若干篇介绍、纪念汪先生的文章,帮助读者了解其人、其学。本篇的作者为汪先生的妻子沈家英女士,标题原为《汪世清先生简介》。

往期回顾

上古荐书丨汪世清与艺术史领域的乾嘉学风

汪世清先生简介

沈家英

汪世清先生与妻子沈家英女士年秋

我和世清初识于年,当时我从上海调到北京中央教育部盲聋哑教育处,他则在该部中学司工作。我们开始接触是在年他从河南干部轮流下放劳动结束回部以后,年结婚,至今已共同生活了41年。世清专注工作和学问,从不过问家务,也要求我少做家务,省出时间多看看书,所以我们的生活比较简单。在工作和学习上,由于常能得到他的释疑解难,在我心目中,他不只是丈夫,更是良师,是益友。

世清一贯思想进步,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党的领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他对毛主席的爱戴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终生不渝。他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解放前,他受国民党迫害,曾两次被捕关押:年因对当局不满,被关进县政府,得汪采白先生保释;年皖南事变后,被关入集中营半年,后经友人姚文采担保释放。为了弄清这段历史,“文革”中他受到长期审查,但从未流露委屈情绪。他不愿听别人对党和政府的抱怨,若有诋毁言论,会毫不留情地反驳。

世清为人谦和诚恳,凡有来信,必尽快回复,内容详尽,字迹工整。回信占用了他许多时间。一般,他每天早起后即伏案工作,总是先写回信,然后进行自己的研究。他从不以“家”自居,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应该恪尽职守的国家公务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一辈子孜孜不倦地攻读,勤勤恳恳地工作,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著述和大量的资料、图书。

汪世清先生致白谦慎信札年

鉴于世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我把这些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资料和书籍捐献给黄山学院,以遂其未能实现的心愿。中央美术学院领导闻讯后,立即与我联系,要求复印其中对他们也十分珍贵的许多资料。这样,世清虽然走了,但他在学术领域的作用没有消失,影响依然存在。他将伴随这些宝贵遗产,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许多友人希望了解世清的经历,我虽然知道得多一些,但也不全面。限于水平,下面仅能作一些流水账式的叙述。

世清最后的职务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司局级离休干部。祖籍安徽歙县潜口,幼孤家贫,寄读澄堂姊氏家中,塾师授以南唐李煜及北宋诸家小词,以其易于成诵,遂讽咏不绝于口,由此他喜爱背诵诗词,特别是词,从而奠定了深厚的旧学功底。年春,入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年以其天资聪颖、为人忠厚正直,深为继任校长著名画家汪采白器重,助其升学。年采白先生就聘中央大学国画系教授兼主任,世清亦随之转入南京安徽中学。年高中毕业后,为北师大和北大两所名校同时录取。他向往北大,但考虑到经济条件,遂选择了北师大物理系,第二年又同时入北大哲学系。年,采白先生北上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次年黄宾虹先生亦接受北平艺专聘请。采白先生幼从黄宾虹读书学画,终身执弟子礼。为迎接黄宾虹先生,举家由沪北上,世清协助采白先生多方张罗,得与黄宾虹先生经常接触,受其教益。从此,世清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c/6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