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中国人的不可名状之痛!中国拥有全球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并且绝大多数(超过95%)都是鳞状细胞癌[1]。导致食管癌的原因,是喜食烫食和腌制食物,还有酗酒、吸烟、基因突变、遗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等等因素。由于现有标准治疗手段化疗效果不佳(应答率仅为22.0%)[2],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20%[3],每年死亡人数高达50.8万人[4],甚至高于“癌中之王”的胰腺癌(43.2万人)。今年7月,美国FDA批准了K药(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具体适应症是PD-L1阳性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这让食管癌治疗五十年来第一次看到了新希望的曙光。从各临床研究的进展来看,K药(帕博利珠单抗)和国产的卡瑞利珠单抗都公布了食管癌治疗的中国人群数据,而O药(纳武利尤单抗)也公布了在亚洲患者中的数据。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时代已经来临。患者朋友们最关心的是疗效和安全性。中国的食管癌患者,预期将迎来这三款PD-1抗体药,就像是站立在一个治疗的“三岔口”。面对这个“三岔口”,是不是能做到疗效和安全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壹一手掌握疗效:疗效优异食管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粘液细胞癌及其他癌。K药的临床试验发现,不同食管癌亚型对PD-1抗体治疗的敏感性不一样。中国的食管癌患者与欧美、甚至日韩都有明显差异,绝大多数是鳞状细胞癌;而西方食管癌以腺癌为主。所以,中国的患者们应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