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靳毅
国海研究*靳毅团队
投资要点
当前美债指数供应市场,形成了以“彭博-巴克莱”、“洲际交易所-美银-美林”两大巨头为首,分别占据国债/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券指数市场,“标普-道琼斯”、“摩根大通”、“富时罗素”在地方债、外国国债、“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等细分领域有所补充的格局。
形成如此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债券交易数据具有一定的垄断性;2、指数制作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3、新兴市场、细分领域是后来者破局的窗口。
我们认为,美国的市场经验也能够为中国债券指数供应商带来三点启示:1、提前发力,抢占先发优势;2、瞄准新兴赛道,填充市场空白;3、同债券指数基金紧密合作,助力市场、共同发展。
一、当今美国债券市场指数供应商情况介绍
1.1、彭博-巴克莱(BloombergBarclays)
现美国最大的债券市场指数供应商,债券指数制作历史最长,在国债、投资级债券指数制作方面领先。起源于年精品投行Kuhn,Loeb;;Co.制作的两个指数(美国国债指数、投资级公司债指数)。该投行于年并入雷曼兄弟,随后雷曼兄弟公司成为美债市场最大的指数制作商。年雷曼兄弟破产,指数部门被巴克莱银行收购。年彭博收购了巴克莱银行指数制作部门,指数由彭博和巴克莱联合冠名。
1.2、洲际交易所-美银-美林数据服务(ICEBofAMLDataServices)
美国债券市场第二大指数供应商,特色是高收益债券指数制作。年,美林证券MartinStevenFridson领导创造高收益债券指数,年美林被美银收购,指数制作部门转入美银美林。年洲际交易所集团(ICE)收购美银美林指数部门。
1.3、标普-道琼斯(S;;PDowJones)
美国最著名的股票指数供应商,同时在地方债券指数方面较有特色。年起开始制作债券指数,布局较晚,债券信息覆盖面略逊于前两家。
1.4、摩根大通(J.P.Morgan)
特色债券指数供应商,在海外政府债券指数制作方面领先。公司于年起开始制作发达国家国债指数,90年代初制作发展中国家国债指数。
1.5、富时罗素(FTSERussell)
著名股票指数供应商,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债券综合指数方面较有特色。富时罗素债券指数部门起源于70年代的所罗门兄弟(SalomonBrothers)。年所罗门兄弟被花旗集团收购,年伦敦证券交易集团(LSEG,富时罗素母公司)收购花旗指数部门,旗下债券指数随之更名为“富时罗素”。富时罗素债券指数的特点是种类少而精。
二、美国债券市场指数供应商格局及原因分析
当前美债指数供应市场,形成了以“彭博-巴克莱”、“洲际交易所-美银-美林”两大巨头为首,分别占据国债/投资级债券和高收益债券指数市场,“标普-道琼斯”、“摩根大通”、“富时罗素”在地方债、外国国债、“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等细分领域有所补充的格局。形成如此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2.1、债券交易数据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由于美国债券交易主要在OTC市场内进行,决定了部分债券交易数据非公开,不易获得。在债券一级、二级市场深度参与的大型投行,更容易获得全面的债券交易信息,制成指数并获得市场认可。当前美债指数主要供应商,脱胎于雷曼兄弟、美林证券、摩根大通,基本上是美债市场的一线做市商和参与者。
2.2、指数制作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当前美债指数市场的细分领域龙头,均是最早开始涉足该领域指数制作的公司,指数制作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70年代雷曼兄弟率先占领了当时最主要的债券交易品种——国债和投资级公司债的指数市场。随着80年代垃圾债和外国债市场的迅速发展,美林证券和摩根大通相继跟进,瓜分走了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根据美债指数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观察到,一旦某一指数填补了市场空白,并获得主流认可后,后来的同质指数很难再撼动老牌指数的市场地位。例如标普-道琼斯公司同样制作美债综合指数,但因为入局较晚,跟踪其指数的基金较少。
2.3、新兴市场、细分领域是后来者破局的窗口
美林证券、摩根大通在80年代抓住了当时垃圾债、外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机会,率先发力,从而在美债指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标普-道琼斯公司”虽然参与较晚,但凭借着在地方债这一领域的深耕,和在股票指数方面的口碑,其制作的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期限更加细分的地方债指数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就当前的全球债券市场环境来看,美国债券市场和债券品种已经较为成熟和固定,指数制作的市场空白不多。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