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防癌还是致癌长达10年的调查数据,结

卢师傅今年82岁,6年前确诊患上胆结石,近期越来越严重,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他手术。考虑到自己年龄大,又患有糖尿病和脑梗等其他疾病,卢师傅不想手术,就经常到处打听咨询看吃啥药能让病情减轻。

最近,卢师博看广告发现了一种茶,商家宣称有药品的功效,还能防癌,于是卢师傅拨打电话咨询。很快他就收到该公司寄来的宣传资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卢师傅买了一些。

随后每天早晚各喝一包,坚持了两个月。可卢师傅开始肚子疼得难受,医院做B超检查,医生说胆结石一点都没有减轻,建议不要再继续喝茶,以免影响身体其他部位。

广告的这种茶真的可以防癌吗?效果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关于喝茶是否能防癌这个问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教授曾带领团队对50万中国人做过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喝茶对于预防癌症没有太大作用,相反,喝茶多的人患癌的概率往往更高。

对此,《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也曾发表过一篇研究,表示喝茶对于预防癌症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喝茶和不喝茶的人群癌症的发病率并没有太大差异。

因此,喝茶能防癌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喝茶还会增大致癌的风险,这又是为什么呢?

喝茶不防癌,喝得不对还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对喝茶的致癌性做过研究,发现喝烫茶的人群出现食管癌和胃癌的概率都更高。

资料指出:喝65°C以上的茶归类为非常热的饮料,而过热的茶水喝进肚子里,对胃和食管等都会有一定的伤害,长久下去,会有食管癌和胃癌的风险,即使不是患癌,对健康也非常不利。

其次,喝浓茶还会增加骨折几率,这是因为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而这种物质会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同时还会加速钙的排出,导致体内缺钙,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是增加骨折的几率。

国内流行病学专家曾对内蒙古牧民做过调查:长期喝浓茶的内蒙古牧民比不喝浓茶的汉民骨折几率高达17%。

除此以外,浓茶还会导致氟中毒,来自长沙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的李全亮、谭霞等人曾通过实验表明:

浓茶含有较高的氟,而肾脏作为排泄氟的主要器官,当机体摄入大量的氟导致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时,氟会在体内大量蓄积,而滞留在体内的氟会引起肾脏皮质和髓质肾小管损伤,出现“茶叶型氟中毒”。

长期浸泡的茶叶也会有增加致癌的风险,专家指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鞣酸、多种维生素等,若是长期浸泡在水里,茶叶中的多种维生素会遭到破坏,鞣酸、茶碱会大量渗出,也加增加了致癌的风险。

除了这些,喝茶前还需要分清不同的体质,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的茶。

选茶,要看体质:

茶性分为凉、中、温、热,不同的茶性有不同的茶,凉性的茶有绿茶和铁观音;中性的茶以青茶为主,如大红袍、乌龙茶;温性的茶有黑茶,如普洱茶;而红茶属于热性的茶。

不同性质的茶针对不同的体质,阳虚和痰湿体质的寒性人群适合喝红茶和黑茶,红茶性温,擅于驱寒,黑茶祛湿清肠,形态较肥胖、畏寒、肢冷的寒性人群十分适合饮用。

相反,形态较消瘦、畏热喜凉的热性体质人群适合偏寒的绿茶、清热解毒的苦丁茶。

而多梦易失眠、多思易郁的抑郁症体质人群适合具有镇静作用效果的茉莉花茶和玫瑰花茶。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妙姐总结了一个表:

另外,正确的喝茶方式同样很重要。

正确喝茶,要注意这四件事:

一是饭前、饭后不喝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空腹喝浓茶,会导致咖啡碱直接进入肠胃,引起胃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心慌、尿频等症状。饭后立刻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元素等产生凝固作用,影响营养的吸收。

过烫、过冷的茶也不要喝。如果经常喝超过65摄氏度的烫茶,会增加食道癌出现的风险。但也不能喝冷茶,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经常喝凉茶,会引起寒气瘀滞。因此,即使是夏季,也应该养成喝温茶的习惯。

不喝泡得太久的茶。反复浸泡或是浸泡过夜的茶水,不仅容易产生细菌,茶叶中鞣酸的数量也会增加,极其影响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所以,茶水浸泡超过2小时,就应该及时更换茶叶。

此外,吃海鲜后或者喝酒后,也不能喝茶。茶叶中的草酸容易与海鲜中的磷、钙等物质相结合,形成草酸钙,引起结石的概率飙升。喝酒之后喝茶也会增加肾脏负担,人们常说的茶水解酒,其实是错误的。《本草纲目》有言:“酒后饮茶伤肾”,因此,千万别再用茶水解酒了!

喝茶本身是陶冶情操、有益健康的事情,但喝茶的“姿势”一定要正确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b/9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