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美食大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热乎乎的东西吃进去都能够大饱口福。但是,大量吃过热的食物对于食管是有伤害的。
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趁热吃”成了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
管壁其实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最高承受的食物温度为60度,超过60度就会对黏膜造成很大的损伤。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进食的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口腔和食管的黏膜就容易被烫伤。
研究结果表明,饮用过热饮品(温度在65℃以上)可能引发食管癌,其原因在于温度,而不在于饮品本身。也就是说,“喝的烫不烫”比“喝的是什么”对食管癌的影响更显著,即使喝的是白开水,如果温度高于65℃,也可能成为引起食管癌的致癌因素。
进食温度应该保持在35-40℃,最好不要超过45℃,当食物超过60℃,就会引起黏膜充血,蛋白变性,引起炎症等病变。更有研究发现:连续25天进食高温食物,可导致食管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变。
建议大家:拒绝“趁热吃”,远离食管癌。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