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的幸福稀缺的十年正收益基金揭秘,

                            

很多投资者在大笔投入基金时,选择的都是此“固收+”等偏稳健型的基金。尤其是动荡行情中,“稳健”重要性愈发凸显。

不过,连续多年正收益的固收+产品并不多:全市场固收+基金(含偏债混合、灵活配置、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中,由基金经理连续管理10年(年至年)且每年获得正收益、年化回报超过5%、最大回撤在10%以内的基金仅有5只。

这5只产品中,从天弘永利债券B的净值曲线来看,-年连续10年每年正收益,年化回报超过7.8%,最大回撤仅5.42%,这意味着这10年里,任意时间买入,最大亏损幅度不会超过5.42%。此外,过去5年,有10只天弘旗舰“固收+”产品实现了每年正收益。

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固收+”产品管理能力高下立判。投资有何难点?天弘基金旗下产品又是如何历经时间考验,安然度过牛熊转换并跑出长期优秀的业绩?

“固收+”产品应稳字当头

“固收+”产品,实际上指的是偏债混合型基金。其中,“固收”类资产作为底仓,主要投资于信用资质较好的债券,通过博取稳定的息票收益来为产品积累净值基础部分的稳步表现。而“+”的部分,则是将少部分资金投向进攻性更强的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可转债等,以期增强收益。

“固收+”从年下半年开始火热,很大程度上源于投资者的稳健理财需求。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在大笔投入基金时,选择的都是此“固收+”等偏稳健型的基金,因此该类产品的投资策略更应以稳字当头。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年底,个人投资者人均持有金额超过15万元的基金共有46只,其中偏股类基金仅有5只,占比仅10.9%;货币基金仅有3只,占比6.5%;偏债混合、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数量达到了38只,占比82.6%。这些基金大户们的选择,就折射出了当投资金额占资产比例比较大的时候,都倾向于选择稳健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固收+”在比例上、收益上都要以固收为主。因为固收产品体现的是缓冲垫的作用,以固收为基础才更能体现追求绝对收益的理念。因此,“固收+”产品不应该以高额收益率作为卖点,而是应该体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天弘基金表示,旗下固收+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明确,分为较低风险、中风险、高弹性三类,股票、可转债等权益资产的中枢仓位依次提升。其中,较低风险和中风险固收+产品,都属于稳健型固收+,适合作为理财压舱石。天弘基金在管理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产品的风险收益定位,确定固收、股票、转债等不同资产的配置比例。

管好“固收+”不容易

上半年的行情仿佛是一块炼金石,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固收+”产品管理能力高下立判。

业内人士分析,“固收+”投资有两大难点:难点一,是多资产配置能力,即具备纯债、转债、股票等多资产的投研能力;难点二,是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各类资产配置比例。

针对第一个难点,天弘基金采用了统筹多方投研、形成合力的策略。由固收体系总监姜晓丽领衔,统筹宏观研究部、固定收益部(含现金管理组、债券管理组)、混合资产部(含股票投研组、可转债投研组)三大部门投研实力,并有信用研究部、主动股票投资部大力支持,团队目标清晰一致,合力效应突出,各领域均由深耕多年的基金经理主要负责。

针对第二个难点,据记者了解,天弘“固收+”打造了科学投研体系,制定了大类资产配置到细分领域投资的科学流程,突出群策群力与专业分工。资产配置决策会按季度展开,在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下,会及时召开紧急会议研判。当基金经理分析认为某类资产有明显机会时,简单备案后可阶段性突破季度决策会确定的配置区间,保障投资灵活性。

相比于僵化设定固收仓位和收益增强仓位,天弘“固收+”的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有助于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对不同类型产品设定不同的基准仓位,有助于控制产品回撤,让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更清晰。此外,公司产品大都是多基金经理管理,但每个产品都设定了最终负责人,保证权责清晰,避免议而不决,相互推诿,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

回顾历史,天弘“固收+”团队的科学投研体系在过去几年的市场巨大波动中充分验证了有效性。年疫情出现之后,团队研判认为宏观经济将受到影响,因此在当年春节前大幅缩减了股票仓位和可转债仓位。春节之后,货币政策发力,团队紧密跟踪企业开工、恢复情况,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b/11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