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全世界每年新发食道癌约50万例,居全部恶性肿瘤第9位。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每年约有15万人因该病死去。
食道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
在食道癌高发区,连续几代出现食道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
不良生活习惯
食道癌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癌。过去食道癌高发,主要因为生活条件不好,为了生存不得不经常吃腌制食品,很多时候有发霉、变质的情况。现在生活好了,人们更注重饮食健康了,但食道癌的发病率并没有下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如今导致我国食管鳞癌高发的主要原因是饮酒和吸烟,这也是男性高发的主要原因。长期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对食管黏膜损伤和灼伤很大,容易引起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从而导致癌变。
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在我国食道癌高发地区,比如东北、山东等地,人们习惯吃酸菜和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这是已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还有一些人喜欢吃烫食、进食过快,也容易刺激食管黏膜,导致癌变。另外,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炎症也是食道癌发病的温床。
吃东西总有哽噎感需引起警惕
临床研究发现,食道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食道癌症状多不明显,且多间断发生,易被很多患者误以为是咽炎。部分患者仅仅是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食物在通过食管的过程中有梗噎停滞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可感觉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初期梗噎停滞感常在喝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这时候,需要提前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晚期食道癌的并发症有哪些?
持续的胸背疼痛
食道癌侵及食管外组织,或侵及肋骨、胸椎等,多出现持续的胸背疼痛。
Horner综合征
由癌症组织侵犯神经导致,表现有病侧眼球轻微下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上睑下垂,同侧面部少汗等。
声音嘶哑
由肿瘤侵犯神经导致。
食管或支气管瘘
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恶病质
晚期进食困难,或出现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食道癌最新医学前沿研究
据《英国电讯报》11月6日报道,新型的基因检测可提前8年检测出食道癌,这意味着每年或可避免数千人因食道癌而死。
英国每年有将近9千人被告知患有食道癌,但得知患病时已是癌症末期,且90%的患者会在10年内去世。但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人体某些重要的基因变化将会引发食道癌,而这些基因变化可以提前8年被检测出来。癌症越早被检测出,就越容易治疗,远期预后也更佳。
剑桥大学MRC癌症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丽贝卡?菲茨杰拉德教授(ProfessorRebeccaFitzgerald)说:“许多患者被诊断出患有食道癌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并且难以治愈。在定期检查时,对这些新标记物进行检测将能帮助确定食道癌发病的几率。”
食道或食管是一种将食物从嘴带至胃的肌肉管。为了找出食道癌初期可能出现的身体变化,科学家们研究了90位巴雷特食管患者。巴雷特食管是一种食管衬里细胞变异的常见病症,其最常见的症状是胃灼热或消化不良,同时患者还可能会恶心、呕吐或吞咽困难。在26万成年人中,每10位胃酸反流患者中就有一位的病症会发展为巴雷特食管,这其中5%的巴雷特食管病症最终会恶化为癌症。
该研究团队在94%的食道癌患者身上都发现了有食道癌先兆的基因标记,而这些标记在发病前8年就已出现。目前,巴雷特食管患者每隔几年就会接受一次内镜检查,确认他们的食道细胞没有发生癌变。但新的测试意味着,有食道癌高风险基因标记的人们可以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