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消化道癌症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年全球癌症数据报告显示
●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分别位居全球发病率的第3、第5和第8位,而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分别占据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第2、第4和第6位;●在中国,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分别位居所有新发癌症病例数的第2、第3和第6位,而在癌症死亡人数方面,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则分别高居第3、第4和第5位。?GIPHY
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为什么常常发现就是中晚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标化死亡率为.2/10万,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10万,进一步分析指出,因缺乏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认知不足而导致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癌症,这是我国癌症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同为消化道疾病大国的日本、韩国为例,在全面推行胃镜筛查之后,他们的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率已达到7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15%。因此,国家癌症中心提出,“提高早诊率”是未来我国肿瘤防控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图虫创意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如何做到?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消化道肿瘤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乃至早期治疗消化道肿瘤,消化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直接且有价值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迅速,广大消化内镜专业人员对消化道早癌的认知也不断深入和提高,推进了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和完善。
大多数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是没有明显不适症状的,因此,消化内镜的筛查就显得尤为关键。运用胃镜、结肠镜设备筛查,不仅可完成常规内镜检查,更可配合内镜放大、窄带成像技术(NBI)、碘染色、靛胭脂染色、结晶紫染色等诊断技术,可提高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断率。
治疗方面,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一般不需要开腹或者腔镜下的手术与放、化疗,可在消化内镜下切除病灶。
目前,常用的消化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的治疗方法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即根据医生经验,结合内镜放大、染色和超声等诊断技术,确定早期的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黏膜下层,运用内镜手术刀等内镜用器械将消化道早癌病灶切除。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开腹或腔镜下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避免了器官的切除、保留了器官的功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创伤小,内镜手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可达90%以上。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消化道癌症直接且有价值的方式,为了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消化道癌症需要早诊早治意识。
黄任翔,MD,PhD
黄任翔医生现为嘉会医疗消化内科医生。加入嘉会前,他曾担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取得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黄任翔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消化道常见疾病的诊治经验,擅长各类常见食管及胃肠道疾病的消化内镜下诊断,以及擅长消化道早期癌症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黄任翔医生也长期从事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曾以第一负责人身份完成上海市卫健委青年科研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上总共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参与编写三部医学专业著作。他也曾赴美参加美国哈佛医学院全球临床学者研究培训项目,并获得优秀毕业设计。黄医生现任上海市医学会食管和胃静脉曲张治疗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美国哈佛大学校友会、哈佛医学院校友会准会员。[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