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角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

前言

“划食代、拓新生”,《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版》解读巡讲媒体发布会在年1月16日在线召开。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在年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更新。CCMTV特邀此次大会特邀嘉宾、指南专家组顾问专家、医院于金明院士,与大家一同回顾分享我国放疗发展,指南编写初衷,以及更新版指南的最新内容。

您作为见证了我国放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资深专家,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所看到的、经历的我国放疗领域最近几十年的变化有哪些?

我国放疗在最近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与腾飞,也取得了快速的进步。首先,原来我们局限于“粗老笨壮”的传统放疗技术,逐步发展到以CT及MR等引导下的三维精确放疗,又发展到今天我们借助分子影像、分子、基因等特征并同免疫、靶向等多模式结合的精准放疗。技术的发展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疗效。回顾过往我们能看到几代中国放疗人付出的艰辛,也期待年轻放疗医生继续传承、弘扬老一辈的拼搏、奉献、创新精神,把我国放疗推向更高水平。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在发布了《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并于今年在您的牵头下,结合我国临床实践,进行了版的更新。请问协会制定《指南》的初衷是什么?

以往食管癌我们一直在沿用美国、欧洲的临床经验,但我们知道实际上我国的食管癌从病因、流行病学、病理类型、预后等多个方面来看,都跟西方国家差别很大。例如,我国食管癌以上中段鳞癌为主,而西方以下段腺癌为主,因此西方的指南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患者。这几年我们通过不懈努力,积累了更多临床证据、经验,其中部分甚至高于西方水平。因此我们在年,国内该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和发布了中国第一部食管癌放疗指南,也就是《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我也想以此为契机,希望我们同仁刻苦拼搏、不断创新,在国际舞台上增加更多中国元素、中国声音、中国实践和中国指南。

这部指南涵盖了食管癌诊疗的多个维度,特别是今年的更新版本,既有大量放疗靶区设计的干货,也介绍了食管癌治疗的多学科诊疗。专家组在制定该指南时,是如何来考量其内容的编排的呢?

食管癌的治疗过程是综合治疗的典范之一,涉及到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多种治疗模式,特别需要我们开展多学科诊治。这些年随着我们放疗技术的发展,在定位、靶区勾画、方案验证、放射技术等方面以及放疗联合免疫、靶向等多方面,我国学者都做了很多工作,因此也迫切需要我们把这些新知识融合到我们指南中。这样才能造福我们患者,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治疗损伤。

在更新的指南中,免疫治疗相关内容今年有大量临床证据的更新。免疫治疗近些年来吸引了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lcbx/6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