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月15~17日,全球胃肠肿瘤领域重要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GI)于线上隆重拉开序幕。全球领域内专家就肿瘤领域最新进展展开广泛交流,我国学者亦有多项最新研究亮相本次盛会。
其中,由医院王峰教授和齐宇教授领衔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局晚期食管鳞癌的单臂、II期临床研究”荣登大会壁报展示环节,该研究的R0切除率高达%,病理学显著缓解(MPR)率达68.18%,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为31.82%,手术患者中81.82%实现肿瘤降期。该研究的出色数据为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增添了新证据,也展示了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领域的新成绩。
为此,本报特邀王峰教授和齐宇教授,畅谈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近年进展,解读本项研究的结果与意义,并介绍医院食管癌诊疗团队的研究规划。
研究者简介研究者说王峰教授专访视频论坛报:请您介绍下,目前食管癌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中有何优势?
齐宇教授:年食管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三大研究KEYNOTE、ATTRACTION-3、ESCORT奠定了食管癌免疫二线的标准治疗地位。年ESMO公布的KEYNOTE研究显示,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可以给食管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前不久,卡瑞利珠单抗针对中国食管癌全人群的ESCORT-1st研究也宣布获得阳性结果,因此可以说,食管癌免疫治疗已经进入一线治疗时代。
在新辅助治疗领域,除了本中心开展的多项研究外,医院李志刚教授和刘俊教授开展的NICE研究也显示,免疫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且对手术影响较少。相信随着大样本的III期研究结果的公布,必将进一步确证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在提高pCR率及长期生存获益方面的优势。
此外,在辅助治疗领域,年ESMO公布的CHECKMATE研究显示,在新辅助放化疗后non-pCR的这部分患者,使用纳武利尤单抗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无病生存期(DFS),其中鳞癌患者获益更加明显,DFS高达29个月。虽然国内目前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常以化疗为主,新辅助放化疗方案应用相对较少,但从该研究也可以看出,针对特定人群的食管癌辅助免疫治疗可以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未来,非常期待基于中国人群、中国方案的辅助免疫治疗研究给临床更多指导。
王峰教授:近两年,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ESCORT等研究奠定了免疫单药在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地位,CHECKMATE研究使得免疫联合化疗成为食管癌一线治疗新的标准方案。尽管免疫治疗已成功“进军”晚期食管癌一线、二线治疗,但从机制来看,免疫治疗在体力状况较好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中有望发挥更大疗效优势。近两年来也可看到,越来越多免疫治疗用于局晚期食管癌的研究开展,众多研究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治疗模式包括术前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放化疗、围术期免疫治疗、术后免疫辅助治疗等等。
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基于CROSS研究和研究的结果,新辅助放化疗成为可手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受到国内外指南的推荐。近两年,多项新辅助免疫联合放化疗的研究得以开展,但各项研究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大约在45%~50%之间,相较于CROSS研究(鳞癌人群pCR率49%)和研究(pCR率43%)来说,免疫治疗的加入未实现pCR率的显著提升,且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际上,在我国可切除局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出于对围术期并发症的担忧,新辅助放化疗的开展比例不足5%,更多应用的是新辅助化疗方案。
对于新辅助化疗而言,既往研究中患者的pCR率不足10%。为了实现pCR率的显著提升,改善患者生存获益,新方案探索势在必行。在目前已公布的各项Ⅰ/Ⅱ期研究中,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pCR率在不同研究中差异较大,但整体上相较于单纯新辅助化疗均有显著提升,大约在16%~50%,本中心的数据约为30%。相信随着未来更多RCT研究结果的出炉,新辅助治疗领域将有更多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出现。
论坛报:由您牵头的此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手术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荣登ASCOGI壁报展示,请您谈谈该研究的方案设计考虑,并详细介绍下该研究的结果。
齐宇教授:本项研究是单中心、单臂、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入组的患者为cT2-4aN0-3M0的食管鳞癌患者,ECOG评分为0-1分。研究方案上,本研究采取了1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单药诱导,后续2个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奈达铂,然后4-6周进行手术。主要研究终点是MP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pCR、R0切除率、DFS、OS、安全性等。
截至年12月5日,共入组患者33例,其中22例接受了手术,结果非常令人惊奇:15例患者达到了MPR,MPR率高达68.2%,7例患者达到了pCR,18例患者实现TNM分期降低。
王峰教授:与其他中心开展的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本研究方案的一大亮点是先以卡瑞利珠单抗免疫诱导治疗1周期,之后再联合化疗2个周期,然后进行手术。在研究结果方面,本研究的有效性数据相较于既往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实现了显著提升,即使在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的同类型研究中也十分出色。患者术后肿瘤降期率达到81.82%,症状吞咽指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本研究仍在进行当中,最终结果会在今后呈现给大家。
目前,局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已达到瓶颈,免疫治疗的出现为更完善的综合治疗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以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显著提升了患者的pCR率和MPR率,相信这一出色结果对于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研究有所启迪,对于广大食管癌患者也大有裨益。
论坛报:不仅仅是本项研究,医院以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领域开展了诸多探索,请介绍下您的中心未来的探索计划。对于卡瑞利珠单抗这样的国产原研创新药还有怎样的期待?
王峰教授:除了局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外,本中心食管癌诊疗团队在食管癌不同分期都有开展免疫治疗相关探索。
其一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尼妥珠单抗二线治疗EGFR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的研究。临床中发现,EGFR高表达食管鳞癌患者即使PD-L1高表达,其免疫单药治疗的疗效仍然较差,免疫联合抗EGFR单抗尼妥珠单抗有望提升疗效,这是团队开展本研究的初衷。
其二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目前,食管癌免疫二线治疗虽然实现了突破,但其有效率较低,因此本中心开展了此项双艾联合方案的探索。该研究也在ASCOGI上公布,ORR达到43.3%,PFS达到4.1个月,DCR为93.3%,9个月的OS率为61.5%。基于该研究的出色结果,未来期待能够在Ⅲ期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双艾联合方案的有效性,最终推动该方案成为食管鳞癌二线治疗新的标准方案。
其三是术后免疫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局晚期食管癌患者大多接受术前化疗或者直接手术。术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2年复发率较高。Checkmate研究显示,对于局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后未达到pCR的患者,免疫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DFS。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局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辅助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基于中国人群的证据。
其四,对于不可手术局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之后,免疫维持治疗方案的探索也是团队未来的探索方向之一。
总结来看,对于食管癌这一中国特色瘤种来说,中国学者有义务开展各种临床研究,丰富临床试验数据,推动指南更新。值得欣慰的是,像恒瑞这样的民族创新医药企业投入大量物力财力,研发了多款创新药物,给中国患者带来了福祉。希望未来能够和优秀民族创新医药企业开展更多合作,突破临床瓶颈,提升患者生存获益。
编辑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戈闯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精准治疗”综合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免责申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谅解,联系我们删除,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