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慰,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肿瘤专家。
1
签出无数化疗单的医生患癌后...
他是一位从事肿瘤、癌症医学工作56年的老医生,他一生给无数患者化疗过,也让无数的患者脱离痛苦,让人敬佩。和很多医生一样,他之前也赞成对合适病情的患者做化疗、全切手术。
▲左图:华益慰教授一直到70岁都在给病人做手术。右图:老伴张燕容和病床上的华益慰教授。
到年,当这位知名肿瘤专家自己也成为一名胃癌晚期患者,并接受胃全切手术、化疗……之后,他却对自己的所带的学生沉痛的说到:我们医生,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
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术后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当自己进行了全胃切除,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不光是吃饭问题,还有术后返流问题。哪怕只留一点点胃,病人都不会那么痛苦。
华益慰教授的老伴张燕容女士却说: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第一次手术后体重还维持得不错。如果不做化疗,慢慢恢复饮食,也许能恢复得好一些。是化疗把他彻底搞垮了。
2
无数次化疗后,华益慰教授的反思
被检查出胃癌并确定为晚期之后,华益慰教授也进行了常规治疗:胃全切手术。
术后,华益慰教授直观的感受到了反流、烧心、刺痛咽喉的感觉,一天24小时不能平躺,只能坐卧。此时的华益慰教授开始反思起来。
什么是“肿瘤的全切除”
为了防止癌细胞死灰复燃和扩散,医生通常会将肿瘤附近2厘米以外的正常组织全部切除,这样不易复发。
术后医生通常关心手术是否成功(不易复发),而并不切身知道病人的痛苦程度。这个过程远没有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华益慰接受了腹腔热化疗。
华益慰生前说“都不敢想像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90分钟躺在那里不能动,腹腔加温到41摄氏度,人不停地出汗,以至于化疗结束后他得连续换两套衣服。每次治疗后,腹部阵阵绞痛,疼得他在病床上翻来覆去,需要用药来止疼。
经过无数次的高温化疗之后,华益慰教授已经无法进食,就连鼻饲液也喂不进去……
3
“勉强“的手术千万别做!
当然,我们不能对手术这种医疗手段一棒子打死,因为手术治疗是现代癌症治疗的基石,不过我们应当反思:手术真的是治疗癌症的唯一途径吗?
在汤钊猷院士提出的“中国式抗癌”策略里,手术是最重要的“消灭”手段,但手术只适用于较早期、无播散的肿瘤。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家雷蒙德·弗朗西斯被誉为“对健康和疾病实现突破性认识的少数科学家之一”,他写了《永远不再害怕癌症》一书,书中说了几个观点:
癌症被确诊时,常已有转移。一旦癌细胞已转移,手术即无效。因此,即使是癌症早期,手术也会加速癌转移,转移的肿瘤比原来的更严重;
癌症手术大大减少了癌细胞转移所面临的障碍,使癌细胞顺利地进入血液,附着于血管壁,进而穿透血管壁,在新的合适场所定居下来,形成转移;
手术、麻醉和输血均会抑制免疫系统,尤其降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为癌细胞转移消除了对抗者;
肿瘤生长需要有新生血管供应血液。手术后,人体会生成刺激血管生成的物质,促进创口愈合,但不幸的是,也促进了转移灶内新生血管生成;
4
营养是多么的重要
华益慰教授的临终感悟,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医学有限的事实:
只照顾手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