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见证河南食管癌防治事业发展

中国的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五位。河南是中国食管癌发病人数最高的省份,发病率是全国平均发病率的2.39倍。因此,做好食管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0年来,河南食管癌防治事业从一片空白发展到如今的世界领先,这背后是一代代河南食管癌防治专家默默奉献的结果。自年大学毕业以来,师从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邵令方的高宗人,亲历了河南50年食管癌防治事业发展,见证了我省食管癌防治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如今,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依然奋战在临床一线。

从零起步

创造食管癌生存率医学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尚无肿瘤病医疗专科,医院、河医院(现在的医院)医院收治肿瘤患者。

当时,因受当地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河南太行山区食管癌高发,特别是河南省林县(现为林州市),食管癌在当地多发且呈家族集聚性。

“中国食管癌发病率高,加之人口基数大,可以说,世界食管癌患者一半在中国,中国的食管癌患者,一多半在河南、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地区。”高宗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食管癌研究领域,几乎国内专家都有共识——如果中国自己不做,食管癌领域的研究将停滞不前。

但是,当时的河南食管癌防治事业还是一片空白,很多群众在食管癌的折磨下苦苦挣扎。

20世纪60年代,高宗人考入河南医学院(现为郑州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与食管癌防治事业紧密相连。

大学毕业后,高宗人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奔赴林县,师从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邵令方,从零做起,深入村民家中开展食管癌早诊早治;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诊治技术水平和诊疗设施;开设培训班,对各种诊疗技术倾囊相授,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在大家的努力下,他们共同创造了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92%的医学奇迹,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除了邵令方和高宗人,还有来自天南地北的专家相继赶赴林县开展食管癌防治工作。在国内最早一批研究食管癌的专家中,裘宋良、沈琼自年奔赴食管癌高发区,吃住在林县20年,从事食管癌防治研究。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沈琼首创的食管细胞采取器,又被称为“沈氏拉网法”。受限于技术条件,如何更方便快捷地将食管表面细胞取出是一大难题。沈琼创造的细胞采取器,利用橡胶制的胃管,在末端套上密封的气囊,外面缠上一个丝线网,患者将气囊吞咽下,通过贲门后,给气囊充气缓缓拔出,经过摩擦,网上会附着食管表面的细胞;随后可供制成细胞切片,进行下一步镜检,从而做出细胞学诊断。

这项成果对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在食管癌普查中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使其得到及时治疗。当时,这项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年,高宗人跟随邵令方回到郑医院。高宗人说:“虽然我和老师离开了林州,但是我们在林州搞了十几年食管癌防治,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安阳肿瘤防治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个团队的技术水平目前在国内也处于高水准。”

来到郑州后,医院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医院筹备期间,高宗人还义医院临时办公,锻炼培养团队,并开始攻克河南乃至国内的疑难病症。就这样,医院,一边锻炼队伍,河南的肿瘤防治事业也在慢慢发展。

年,医院开诊。自此,河南肿瘤防治事业有了主阵地。在邵令方带领下,河南的食管癌防治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胸腔镜检查胸腔内粘连割断术,改革了气管残端缝合方式;在我国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外科治疗中,第一个打破传统的胸廓成形术。邵令方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独特的食管胃吻合器,被认为是食管癌外科治疗的一项革命性进展。

从20世纪70年代起,高宗人和邵令方还多次在全国各地举办食管癌治疗学习班,普及食管癌早诊早治、外科手术技术改进、食管癌综合治疗等理念和技术,为全国食管癌防治事业培养人才。

“免管免禁”

中国食管癌研究有了世界话语权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医院(河南省癌症中心),全省肿瘤防治人员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肿瘤防治水平,肿瘤防治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前列。

高宗人担任第一任科主任的医院胸外科,其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大大提升,从建院最初的一个病区40张床位,扩展到现在的4个病区张床位。更重要的是,食管癌患者5年存活率从过去的35%左右提升到现在的40%以上;早期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提高到95%以上,大大降低了癌残留率,食管癌诊疗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对于食管癌来说,外科治疗是主要的手段。而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恢复慢,尤其是像吻合口瘘、胸胃穿孔这样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患者死亡率非常高。

让外科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痛苦更少、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高、住院时间最短、花费更低的微创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和模式,代表了21世纪外科技术的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

为了在食管癌微创和加速康复外科领域有所突破,自7年以来,医院胸外科团队购置了胸腔镜等设备,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经过10年刻苦钻研,取得了国际食管外科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不但创新设计了一系列安全可靠、相对成熟的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技术,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及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和模式。

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医院胸外科团队独创的“免管免禁”食管癌微创及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和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称赞,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外科领域影响较大的杂志《外科学年鉴》上,成为中国胸外科界发表在《外科学年鉴》上的两篇论文之一。

“全世界的食管癌发病者一半在中国,中国的食管癌发病者一多半在河南。河南为中国食管癌临床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邵令方、沈琼、高宗人为代表的河南医者为食管癌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功说,这是因为有这些医学大家的不吝分享与付出,中国食管癌临床研究才有了世界话语权,河南的肿瘤防治事业才能取得一系列成绩。

不止这些,近年来,医院、医院等医院在内,河南各级肿瘤防治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年,医院引进世界领先的沃森肿瘤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河南的肿瘤患者不出省便可获得全球顶尖的肿瘤治疗方案。自年开始,河南连续发布肿瘤登记年报,指导我省肿瘤防治工作,为早防早治提了参考和方向。

“刨根问底”

河南食管癌防治越走越远

年,高宗人从科主任的位置上退休,但他并没有远离临床一线,而是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zl/5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