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开年首月友邦人寿即消息不断。
一面是18亿的ABS项目获上交所受理,另一面去年年底大手笔投资的不动产项目正式揭牌。日前,友邦人寿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集团”)共同举办了以“聚活力,领发展,会世界”为主题的“北外滩89街坊”交接暨“友邦金融中心”揭牌仪式。
此次揭牌仪式的新闻稿宣称:“北外滩89街坊”项目是友邦人寿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资产收购,也是在中国市场投产的重要里程碑项目,充分体现友邦坚持扎根故里和投资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不过,接连的喜讯尚未能掩盖住不久前因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而被通报的市场记忆。
开年伊始,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发布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友邦人寿因三项违规榜上有名。
偿付能力数据存三大问题遭通报1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发布《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其中,友邦人寿被指出偿付能力数据存三大问题:
(一)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该公司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部分非基础资产穿透错误,债券分类不准确,少计提最低资本万元,违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7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穿透计量》第9条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9号:信用风险最低资本》第14条。
(二)未按规定计量实际资本。该公司再保险系统中未及时摊回再保理赔款.2万元,当期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分保账款少计.2万元,导致年1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的核心一级资本少计万元,违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号:实际资本》第9条。
(三)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实。该公司年2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中,核保核赔人员数量、总经理室成员及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离职人数、评估期之前4个季度保险公司合计投诉次数、报案支付时效、数据差错率等18项数据填报不实。
针对上述情况,此前友邦人寿曾对媒体表示,公司已于年三季度完成整改。公司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数据为整改后结果。
根据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6%,较同年第二季度.26%,提升了5.5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01%,较同年第二季度.41%,提升了7.6个百分点。
根据银保监披露的年第三季度末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显示,纳入会议审议的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8%。
不难发现,公司偿付能力表现良好,且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会直接导致险企偿付能力失真,同时还会影响监管质效。
事实上,这并非年友邦人寿第一次被点名。年4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向友邦人寿下发《风险提示函》,指出公司报送的年四季度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匹配报告中,“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数值较实际数值存在误差,并对其提出监管要求。
不难发现,友邦人寿两次被点名皆源于数据问题。随着监管部门将保险公司财务会计和偿付能力现场检查列为常态化工作以及明确提出将加强对资金运用监管,再一次警示险企要加强数据真实性管理,依法依规编制报告、填报数据,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年业绩大概率同比下滑友邦人寿是典型的“分”转“子”保险公司,前身为年9月29日成立的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年6月17日,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取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将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改建为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
其经营范围涵盖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包括分出保险、分入保险等。
-年公司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98亿元和.3亿元;同期净利为73.19亿元和83.39亿元。“分”改“子”后,友邦人寿保费和净利增长较快,然年净利大概率会腰斩。
公司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年第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06亿元,净利40.57亿元。不难发现,年前三季度净利累计未达年全年净利半成。
今年人身险企在投资端和负债端双重承压。随着寿险改革步入深水区,受疫情和代理人队伍下滑等因素,保费规模扩张艰难。权益市场震荡,险企投资收益普遍下滑。
截至年第三季度友邦人寿除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较高为20.69%外,其余投资收益指标均未破3%。总资产收益率为1.66%,投资收益率为2.09%,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29%。
除了财报透露的少量经营信息外,最近友邦人寿在市场上动作频频,融资买地颇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