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消化内科陈炳盛
说起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无不体现在一个“热”字上,除了精神层面的“热情好客”,“热”在饮食方面的表现也是不逞多让。客人一来,便以刚出锅的热菜热饭相招待,饭饱后再饮上几杯热茶,便将主人家的待客热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大家是否知道,这些热烫的食物正悄然烫伤着你的食管,甚至会引发癌症。
01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等,我国90%的食管癌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癌。早期食管癌常无症状或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略,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进食滞留感或轻度哽噎感。而中晚期食管癌则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长期摄入不足导致的消瘦、贫血、恶病质等。
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福建省是中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特别是农村男性多发。
02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差。我国食管癌早诊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患者是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而就诊,此时肿瘤往往已达中晚期。
03
食管癌的相关发病因素有哪些
食管癌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食物中的致癌物及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1、慢性理化刺激
粗糙、过烫食物、烟酒及咀嚼槟榔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此即为食管癌的癌前病变。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等患者的食管癌发生率增高,与其慢性炎症有关。
2、食品中致癌物质
在食管癌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亚硝胺含量显著增高,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菌等真菌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能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霉菌常与亚硝胺协同致癌。
3、基因与遗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在环境与遗传双重因素的作用下,Rb、p53等抑癌基因失活及原癌基因H-ras等激活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04
热烫饮食如何促进食管癌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管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接触到65℃以上的食物,娇嫩的食管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由于食管黏膜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脱落、增生、修复。但如果习惯性进食热烫食物,则在周而复始的损伤—增生—修复过程中,增生的细胞中会渐渐出现一些形态、功能不正常的异型细胞。当异型细胞大量产生,恶变也就发生了。
05
如何预防食管癌
1、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
进餐时细嚼慢咽,不吃烫食、硬食、剩菜和霉变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物。
2、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对于食管癌高发区,要做好水源管理工作,积极改良水质,避免水源污染。推广使用自来水,减少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3、远离烟和酒
吸烟的人尽早戒烟,饮酒一定要限量,尤其要少饮或不饮高度白酒。
4、高危人群的筛查
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癌、胃癌家族史;长期反复出现反酸、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有上消化道(食管或胃)疾病史;食管癌术后患者。上述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镜检查,以发现早期食管癌变。
·END·
「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服务号」
总编:周然
编审:吴善孩
主编:林娟
责编:叶庆伟
排版:徐钰洁
刊期:第七十四期
“第九〇〇医院”服务号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