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当多的食管癌患者都需要做放射治疗,其中很多患者都会被告知,放疗前需要先下一根营养管在胃或空肠里,然后才能开始做放疗。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这个管子带给我们的好处和帮助。
01
生命线
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放疗具有重要意义。就诊时,患者大都会出现吞咽困难,进食哽噎,进食后疼痛等状况,只能吃流质食物。然后是放疗开始后2周之内,一般是放疗5-10次左右,食管病灶及附近受照射区域会出现一个急性水肿的时期,肿物体积因水肿而增大,进食更加困难,原有的进食量会明显减少。随着放疗的继续,接着进入放射性食管炎期,食管病灶处以及周边正常的食管组织黏膜完全的破溃了,射线直接对食管的肌层进一步电离破坏,造成辐射损伤,患者一般会在进食后出现甚至非进食时出现明显的疼痛,严重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激素和麻醉类药物去缓解疼痛。
所以,在放疗前植入营养管,保证营养通路,就会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因狭窄、水肿、疼痛而引起的无法进食,来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需的营养。所以说这是一条保障生命线。
02
减少刺激
发生了肿瘤的食管,其平滑肌弹性和收缩功能都受到了影响,甚至丧失。尤其是当射线进一步刺激病灶处引起水肿时,会更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受射线照射后,病灶处及附近的黏膜都已发生破溃,食物的残渣容易滞留和吸附在此处,形成慢性炎症反应,阻碍和延迟了食管黏膜的修复。这种情况在临床中会导致穿孔风险的增加,即我们常说的食管瘘,严重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纵隔炎、大出血等危及生命。
植入营养管后,食物不直接经过病灶,起到了旷置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穿孔的发生。
03
要素饮食
我们已经知道营养支持对放疗的意义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搞好营养这个环节,食管癌的治疗就会受很大的影响。比如营养状态差,会出现贫血,放疗效果就会变差;患者变瘦了,肌肉组织都萎缩了,在放疗中会影响体位固定,会出现摆位误差,甚至照射不准;营养差的病人,免疫力差,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掉落,发热和肺部感染,虚弱的没有力气去放疗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放疗推迟、中止或直接结束,极大地影响了疗效。
普通食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有限和不均衡的,您吃的再多也补不完整人体需要的东西。而营养管中打入的营养液叫特殊配方的医学膳食,或者称要素饮食,就是把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一切人体必需的营养,通过计算好的需要量,管子泵到患者的空肠里,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不增加胃肠道负担。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临床中下管的病人,要明显比不下管的病人耐受性好,治疗完成率也高,疗效、预后生存都会更进一步提高。
当然,也不是所有患者都必须下这根管子。放疗前,我们的医生会根据您检查资料中的影像、化验、进食情况、体重等去全面评估您的营养风险,从而决定是否有必要行营养管植入。我们建议您接受我们专业的推荐,希望我们的经验能为您提供帮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如您是版权方,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