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导致绿色债券发行低迷碳中和成拐点和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目前以1.2万亿元的存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在遭遇疫情这个“绿天鹅”事件后,绿色债券年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却有所回落。

联合赤道研究显示,年全年境内绿色债券共计发行期,总发行规模.26亿元,发行规模较上年减少两成。其中绿色金融债降幅最为明显,发行规模较年缩减逾七成。

疫情是影响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主要原因。早在年一季度,穆迪考虑到疫情引起的市场动荡,下调了对全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预测,从最初的亿美元下降至-亿美元。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焦点更多集中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不过随着经济逐渐回暖,绿色债券发行也将回归正轨。

抗疫优先绿债发行放缓

疫情当前,绿色复苏的呼声越来越高,实际行动似乎还未跟进。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降低总体上是因为市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焦点更多集中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

这也使得抗疫债在年异军突起。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表示,抗疫债成为上半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类债务中,发行规模仅次于绿色债券的第二大类主题债券。由此可见,抗击疫情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从绿色债券的发行时点也可以看到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数量迅速减少,发行规模远不及年发行规模的一半,但从9月开始,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得益于疫情防控初见成效,9月单月发行规模刷新历史记录。

此前发行规模一直较大的绿色金融债,由于受制于资金使用范围,降幅最为明显。由于疫情对企业的冲击最先体现在流动性上,因此要求专款专用于绿色项目的绿债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发行周期也是影响绿色金融债发行的因素之一。联合赤道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对此解释道,商业银行年至年发行绿色金融债较多,如今陆续到期兑付,并开始储备项目准备重新注册新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因此导致年新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减少。随着新一批绿色金融债券陆续获批发行,预计未来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量会逐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非金融企业发行绿债的积极性更高。年,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规模高达.1亿元,规模占比为72.4%,发行数量增长显著。

和绿色金融债相比,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可以将募集资金直接投放于绿色项目。

刘景允补充道,地方政府绿色债券补贴奖励政策的陆续推出和落地实施,使得企业发行人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这对于发展绿色金融直接融资和支持实体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利好创新层出不穷

绿色债券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意味着更多实际的工作能够得到落地和推进。

迎来多重政策利好。年初,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发展绿色债券,探索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7月,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更新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年版)》(征求意见稿),对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支持项目和领域进行了统一。人民银行近日也提出“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可以看到,绿债支持领域更加广泛,标准逐渐走向统一,和国际水平实现接轨。

品种创新是一大亮点。年,中资机构陆续落地首单蓝色债券、首单绿色项目收益票据、首单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绿色企业主体绿色债券等,今年一月还实现了首笔转型债券的落地。同时绿色债券大框架下的细分产品类型受到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c/11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