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性饮酒常识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一、健康饮酒的警戒线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10克酒精。此外不论什么性别,每周至少应有两天滴酒不沾。二、过度饮酒的十大危害1.导致胃酸逆流,增加口腔癌及食道癌的发生率。2.在胃部干扰粘膜层,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加,延缓胃排空,同时引发胃溃疡的危险。3.酒精抑制重碳酸根离子及酵素的分泌,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引起胰脏炎。4.约有20%的酗酒者罹患脂肪肝、肝炎,严重者发生肝硬化。5.改变胆汁代谢,进一步干扰脂肪的消化,导致脂肪泻,也就是拉肚子。6.酒精会抑制小肠粘膜酶的活性,干扰主动运输,减少营养素被吸收导致营养不良。7.酗酒者,尿液中的胺基酸及矿物质的流失增加。8.长期饮酒者线粒体功能受到影响,会导致低血糖。9.长期饮酒者夜间视力会下降。10.长期酗酒者会导致酒精中毒、眼睛肌肉瘫痪、步伐不稳、心智不清、记忆力混淆,没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脑部受损无法复原。三、健康饮酒误区误区1:饮酒脸红是好现象。喝酒后如果脸色红润,意味着这个人体内的酶不足够去分解酒精。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现象。还有一种叫做乙醛脱氢酶的物质,喝酒脸红的人只有前一个酶而没有后一个酶,导致乙醛在体内迅速累积而迟迟不能代谢,所以脸红的时间会比较久。与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相比,乙醛在这种人体内停留时间较久,毒性作用更大。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报道说,酒后脸色容易变红的人如果经常喝酒,罹患食道癌的几率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专家对名酒量小而每天又要喝一点酒的人进行调查,发现缺少乙醛脱氢酶者(脸红者),患癌比率比一般人高出10倍以上,其中患食道癌的为12.5倍,口腔咽喉癌的为11.1倍。误区2:白酒伤身红酒养人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都会因为酒精摄入量过多而危害健康,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误区3:感情深一口闷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误区4:高度酒才够劲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低度酒是酒精与纯水勾兑而成的,喝着没劲,而高度酒多为粮食酿造,喝醉不上头,喝着更带劲。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误区5:突然戒酒易伤身很多人因为健康问题被医生建议戒酒,但很大一部分人始终未能成功戒酒,甚至会以“突然戒酒反而伤身体”为理由,继续自己的美酒生涯。专家指出,一些人认为“突然戒酒反倒伤身”其实指的是一种戒断症状。对酒精已经产生了依赖的人,如果突然戒酒,可能会出现手抖、心慌、抽搐发作、呕吐等戒断症状。但此时更应戒酒,而不是认为应该喝一点酒来缓和症状。针对这种戒断症状,临床上有适当的药物能有效控制戒断症状。误区6:喝醉了抠喉咙催吐日常应酬中,不少人采用的“秘诀”就是喝多了之后到卫生间“抠喉咙”催吐,呕吐之后感觉好受一些,甚至可以继续喝酒。但专家指出,这属于“危险动作”。抠喉咙催吐一定要在清醒时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因为醉酒者意识不清,很容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其次,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除了容易引起胃出血外,还会使十二指肠内物逆流,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四、不宜饮酒的情况1.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孕期饮酒与胚胎和新生儿的危害有关,包括流产、低体重儿、认知缺陷和先天性痴呆、先天性畸形。在怀孕早期,饮酒的危险程度最高,包括从受孕到第一次停经。而且不论男女,饮酒后受孕,均导致上述危害。酒精可随着孕妇的血流进入到胎儿体内,对其直接产生不良影响。最安全的措施是孕妇和打算怀孕的妇女均应禁酒。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应当考虑不饮酒,因为血液中的酒精可通过乳汁分泌而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2.未成年。3.对酒精过敏。4.从事驾驶、精密设备操作,参与需要注意力、技能或协调性的活动,进行危险作业等工作前或工作中。5.患有某些疾病或处于疾病急性期如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严重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等。6.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特别是与酒精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中枢神经抑制药(巴比妥类)、精神安定剂(氨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降糖药(胰岛素、优降糖)、降压药(胍乙啶、肼苯哒嗪、优降宁)、利福平、苯妥英钠、氨基比林、头孢菌素类、阿司匹林、磺胺类、灰黄霉素、地高辛、硝酸甘油等药物。“酒精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催化剂”,对正处于服药阶段的患者来说,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宜饮酒。7.医生建议禁酒的其他任何情况五、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研究表明,饮酒量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与通常的结果很一致:与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20克酒精的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低大约20%。但这是“适当饮酒”唯一降低的疾病发生率。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20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最新研究表明,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近期,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领衔多个研究机构发表了一项关于饮酒与癌症的重磅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饮酒。其中,男性因酒精导致癌症发病的比例高达76.7%。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女性)是饮酒造成的发病例数最高的三类癌症。饮酒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伤害和疾病有因果关系,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以往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酒精或酒精饮料的摄入与上消化道(口腔、咽、喉和食道)癌症以及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年,全球范围内共计有74.13万例癌症新发病例(4.1%)可以归因于饮酒。大约四分之三的饮酒引起的癌症病例发生在男性身上(56.87万例),而饮酒导致的最多的癌症病例数分别是食管癌(18.97万例)、肝癌(15.47万例)、女性乳腺癌(9.83万例)、结肠癌(9.15万例)、唇和口腔癌(7.49万例)、直肠癌(6.51万例)、咽癌(3.94万例)和喉癌(2.76万例)。31.6%的食管癌、22.0%的食管癌、20.2%的唇和口腔癌的发生可归因为酒精,是饮酒导致的新发癌症病比例最高的三类癌症。研究团队还量化了不同程度的酒精摄入对癌症负担的影响。他们将酒精摄入量分为三个等级:适量饮酒(20克/天,相当于每天最多饮用2杯酒精饮料),有风险的饮酒(每天20-60克,每天饮用2-6杯酒精饮料)和大量饮酒(60克/天,每天饮用超过6杯酒精饮料)。研究人员还对每日的酒精摄入量从每天少于10克到每天最多克进行了划分。有风险的饮酒和大量饮酒是导致癌症发病最多的原因,分别导致了34.64万例和29.18万例的新发癌症病例。与此同时,适度饮酒仍然导致了全球超过10万例的癌症新发病例(占七分之一),即使每天饮酒量小于10克也造成了4.13万例癌症的发生。已有研究证实,摄入酒精(如乙醇)可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包括改变DNA、蛋白质和脂质;乙醛(乙醇的致癌代谢物)造成的损害;氧化应激;以及影响激素调节。总而言之,本研究发现饮酒会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严重的癌症负担。即使适度饮酒,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当于2两50度的白酒),那么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将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增加一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风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由此可见,第一,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仅仅考虑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虽然酒类营销很喜欢这样宣传;第二,饮酒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是只要喝了,就会增加风险。六、如何戒除酒瘾酒精依赖(症)俗称酒瘾或酒癖,指长期饮酒的人产生对酒的精神上和躯体上的依赖。精神上的依赖或精神上的渴求,只要一天不饮酒就感到坐卧不宁,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无精打采,千方百计找酒或偷喝酒;躯体依赖是指长期饮酒的人,一旦突破戒酒,机体产生很多不适,如心慌、头痛、乏力等,一旦恢复饮酒,症状自然消失。酒依赖另一个特点是饮酒量不断增加,耐受性增强。一般来说,达到酒依赖程度大多经过几年至几十年的时间。专家给出了几条有效控制酒量、戒除酒瘾的好建议:1.写喝酒日记,如实记录你在哪里喝、喝了什么酒。这将有助于评定你喝酒的动机、喝酒喝了多少。健康专家接触过的大量案例表明:一旦找出酗酒者喝酒的动机,他就能避开喝酒,在本要喝酒的那一刻去做点别的事情,比如上夜校,这非常有帮助。2.尝试改变自己的习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不仅仅是喝酒。很多人每天要喝酒并不是真的上瘾,而是一种习惯。比如,当你跟朋友会面时,可以选择电影院或咖啡厅,而不是你习惯的酒吧。3.你可以尝试每周2-3天的“无酒日”。这将让你的喝酒量自然而然地减下来,也会让你因喝酒过度而受损的肝脏得以自我修复。4.减少喝酒量,做不到每周2-3天的“无酒日”可以尝试每天只喝一小杯吧。5.尽量用优雅、缓慢的品酒方式喝酒,而不是快速的“干杯式”。6.当你赴酒宴之前,尝试给自己定下喝酒的极限量,然后努力坚持不超标。7.尝试酒精的“替代品”。现在市场上有不少葡萄酒和啤酒,都不含酒精。这些不含酒精的酒类,虽然卡路里只有传统酒的1/3-1/2,但它们仍保持原有的芳香和口感。重要的是,无酒精酒中还保留着抗氧化成分等有益成分,对心脏病患者和中老年人来说,辅助治疗和延缓衰老的功能更加强大。如果你暂时买不到无酒精的酒,那就用低度的酒代替。8.你可以向亲人和朋友求助。当你想少喝酒、戒酒瘾的时候,有人支持和监督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9.含有氨基酸的食物:如氨基酸饮料中含有苏氨酸和蛋氨酸对肝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肝脏中脂肪的累积,分解脂肪,将体内的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去除。氨康源氨基酸同时可以减少身体对酒精的依赖性,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酒精中毒,调节机体对酒精的刺激,促进酒后机体的恢复,改善您的神经组织以及小脑健康,减轻因为酒精中毒引起的手震颤等现象。如何处理酒后不良反应:应根据饮酒后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或治疗。轻中度醉酒者无需治疗,但要避免驾驶或危险作业等,以免发生意外。对兴奋躁动的醉酒者必要时加以约束;对共济失调的醉酒者应使之休息,避免活动时发生外伤。较严重的醉酒者可以给予催吐、洗胃和导泻,防止酒精进一步吸收;严医院进行积极抢救治疗。昏迷的醉酒者应注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并进行如下处理:①维持呼吸道通畅,供氧充足,必要时人工呼吸,气管插管;②维持循环功能,注意血压、脉搏;③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④保暖,维持正常体温;⑤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⑥保护大脑功能,应用那络酮静脉给药,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对于慢性酒精中毒和酒精引起的其他疾病,应尽早戒酒,及时就医,进行正规治疗。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b/9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