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报平安。“平安”:你的心愿,我的心愿,连成一个同心圆,你的平安,我的期盼,写成一个和谐梦,平安夜,一串祝福,一份心意,愿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另外送上一波福利。
今天是平安夜,中大五院胸外科全体职员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将要来临之际,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也希望所有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健康生活。今天我们为你们推送的是我们科室的“男神”曹庆东主任。之所以叫他男神,是因为他多年来奋战在抗癌前线,为众多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食管癌,那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食管是连接口咽与胃之间的通道,食管上发生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食管癌。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的食管癌患者,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硬的食物,继而是难吞稀软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这是肿瘤造成的食管腔狭窄和堵塞引起的,长时间进食困难引起消瘦和营养不良,肿瘤长大也会压迫气管或累及胸椎等出现呼吸困难和胸背痛,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外科手术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主要有效手段,经过数代医生的努力和科技的发展,从最开始的胸部大切口食管解剖切除重建术,发展到现在的胸腹腔镜微创技术,经过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创新。
过去30年中重大的技术进步,包括高清晰度成像,新能量设备和器械缝合技术,开创了微创手术的革命。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和良好的短期生活质量,且肿瘤学治疗效果也相当。
微创手术解决了切口大,疼痛重,出血多,恢复慢的问题,但现在临床上使用主流手术方式,无一例外地都需要通过胸腔来完成。经胸手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中有40%为心肺并发症,如何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外科医生一直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医生对最佳手术入路和吻合技术的争论也永无止境。
医院曹庆东教授将单孔充气式纵隔腔镜技术从日本引进中国,该技术是借助于现代腔镜技术,把食管癌微创手术再推向新的高度,摒弃传统经胸腔的手术入路采取经纵隔的单切口联合腹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此后,曹庆东教授将这一术式进一步改良为“单孔充气式纵隔镜同步腹腔镜食管癌手术”。
这一术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通过胸腔,可以大大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于那些胸腔严重粘连、胸廊畸形、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有着传统经胸手术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扩大了以前的手术适应症。充气式纵隔镜下食管解剖清晰,淋巴切除彻底,手术中出血量少于ml,手术时间由常规4小时缩短到2小时左右,也是该术式的优势。
曹教授认为食管外科的未来最大的变化是:1.以微创技术为主的多种技术并存,术式选择趋于个体化,2.进一步扩大使用微创技术,3.先进的内镜下切除术用于小的早期肿瘤,4.研发新的诊断技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是改善预后延长生命的最佳途径。
曹庆东教授简介
曹庆东,医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胸外科学组副组长
医院协会临床科主任管理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ESTS)会员
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SCVTS)会员
想了解更多,那就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