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虚”一词最早出于元代医家程杏轩《医述》痢篇:“独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虚,而医之治痢者,百无一补。”
千百年过去了,“十人九虚”的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因现代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原因而越演越烈。甚至有网友说,现代人没个脾虚,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既然脾虚是普遍现象,那就是小事一桩,无需挂心了?
并不然,脾虚是常见问题,但却不是小问题,因为一旦严重化,它将导致多种疾病入侵,还会让人变丑,问你怕不怕!
说了这么久,到底脾虚有什么症状?是不是脾虚的都是胖纸?要怎样调理?
医院中医专家的“干货”,请拿好纸笔记重点~~
医院欧国飞中医科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病、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等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下方文字版↓
不仅是疲倦乏力和腹泻脾虚,是中医特有名词,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一般分为轻微症状和严重症状。
轻微症状形体消瘦或者肥胖,面色萎黄(难怪影响颜值了),体倦怠,神应乏力,少气言头晕,手脚冰凉,尤其是冬季,嘴唇色淡,容易流清口水,经常自汗,活动后更为明显。
严重症状1.食欲低下,胃纳少,腹胀,饱餐后更明显;
2.大便不成形,长期腹泻、腹痛,进食生冷后不适加重;
3.妇女出现月经量多,经色淡红,经期延长,或者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4.低血压,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水肿,皮下出血等;
5.中医舌诊表现为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舌苔白。
七大方法调理脾虚调理脾虚,内外结合,记住以下七个方法:
1饮食调理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冻饮凉茶,同时酸辣、腌炸、肥腻等食物也应尽量少吃;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保持营养均衡。
▽冰镇西瓜少吃为妙
2保持乐观及时排解工作压力焦虑、抑郁、忧思等情绪。
3坚持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瑜伽、游水、慢跑等。
4避免熬夜5经络按摩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等强壮保健要穴,或采取揉腿的方式。
6药膳调理使用健牌养胃的食物与药物,如山药、茯苓、莲子、党参、黄芪等制作合适的药膳调理身体。
7药物调理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合的药物调理,如补中益气丸、四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切记不能自己盲目服药。
重点回顾脾虚会引发多种身体疾病,日常应少喝冷饮,少吃酸辣、肥腻食物,艾灸或按摩足三里等保健穴位,在中医指导下选用健脾养胃方剂进行调理。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