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
疾病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发病诱因
1.抗反流屏障的破坏
食管下端括约肌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酒精、咖啡因和吸烟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诱发食管炎。
2.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当防御屏障受损伤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亦可致食管炎。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能力的削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当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时,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液中的胆酸、胰液等均可同时反流入食管,侵蚀食管上皮细胞的角化层,引起食管炎。
4.其他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多伴以高胃酸分泌而易致胃窦痉挛与幽门功能障碍,故并发本病也较多;肥胖、大量腹腔积液、妊娠后期、胃内压增高以及烟酒药物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
主要症状
1.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时影响病人睡眠。
2.疾病后期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但出现永久性咽下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3.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预防
1.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2.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的频率。
3.晚餐不宜吃得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
4.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更严重,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5.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6.就寝时床头整体宜抬高10~15cm,对减轻夜间反流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7.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8.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副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