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5日,第十三届全国食管癌学术大会暨第九届胸部肿瘤规范化诊治高级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和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医院医院承办,以推广交流食管癌和肺癌等胸部肿瘤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经验、研究成果及微创新技术应用为主旨,邀请国内胸部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手术直播演示、青年论坛、知名专家见面会、专题进展综述、优秀论文交流等形式,与参会者分享国内外胸部肿瘤领域前沿进展及规范化诊治经验。
青年论坛
赫捷院士
青年医师是胸外科未来的希望,在储备知识、增长经验、蓄积力量的前期阶段,青年医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呢?在题为“如何锻造成为优秀的胸外科医师”的主题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赫捷教授为年轻胸外科医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着重强调年轻人应心怀梦想,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成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天赋、遇见“伯乐”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顺应环境的改变,在不断调适之中寻找发展机会。
高树庚教授
近年来,肺癌领域的进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中医院胸外科主任高树庚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外科技术上的进展(从传统开胸到VATS、机器人手术),还是放疗技术(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内科靶向治疗药物、筛查技术(从X-ray到LDCT)、液体活检、基因检测等方面的进展,无一不是在向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向靠拢,在这个过程中,外科医生要积极参与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重视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在疾病各阶段充分发挥外科医生之所长,让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早期肺癌的切除范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量回顾性研究表明,肺段或亚肺叶切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与标准肺叶切除相当;中医院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对于小结节的治疗有明显优势。因此,高树庚主任、中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邱斌博士在与青年医师交流时特别强调,外科医生应牢牢掌握自身优势技术,对于早期肺小结节的临床处理,只要把握合理的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循两大原则——一是保证切缘充分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二是术中淋巴结冰冻病理环节必不可少,则部分肺叶切除(楔形切除、精准肺段切除、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是可以接受的术式。
毛友生教授
在临床实践中,实现规范化的患者管理和风险评估对于青年医师而言尤为重要。中医院胸外科一区主任毛友生教授细致地阐述了“胸外科肿瘤患者规范化管理及风险评估与防范”,他指出,肿瘤患者的管理应做到四个方面——全程管理、精细管理、流程管理和创新管理,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即术前准备“全”、实施手术“精”、术后管理“细”、康复出院“清”、定期随访“久”。风险评估方面,除常规的肿瘤期别评估(TNM分期)和手术风险评估(心肺肝脑肾功能)以外,还应对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医生的能力与现行医疗条件进行综合医疗风险评估,在分期准确、患者可耐受手术、综合医疗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手术。
此外,在青年论坛环节,其他医院陈椿教授、医院李印教授、医院谭黎杰教授、AME出版社汪道远社长、国家癌症中心GCP办公室主任李宁副教授等分别对肺癌和食管癌手术技巧与要点、如何撰写和投送优秀的SCI论文、如何做好临床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演讲,最后时段年轻医师们进行了MDT病例讨论,受到与会者们的一致好评。
主题演讲
戎铁华教授
本届大会主席之一、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戎铁华教授对早、中、晚期食管癌的诊疗进展进行了回顾综述。过去几年间,我国学者在早期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包括中医院乔友林教授牵头开展的大规模内镜早癌筛查研究和北京大学医学部柯杨教授团队进行的食管癌发病风险预测研究,均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专科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