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也跌破本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白癜风能根治么 http://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来源:Beta财富管理

新浪财经微博做了这样一则报道后,迅速有媒体跟进“银行理财也开始亏钱了!号称“性价比这么好”的固收类产品,单月年化收益-4.42%,还跌破了本金”。仔细挖一下报道中所说的产品,实际上是招商银行代销的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招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名为“季季开”理财产品。

原来这么多年大家所接触的银行理财产品跟存款一样,只存在利息多少的问题,怎么会出现负收益率,怎么会带来本金损失呢?资管新规出台,随着这两年政策逐步落地,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正在转型中,从产品设计到运作模式都在发生变化。银行理财不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却也不像有些媒体解读的那样“了不得”。

图1:季季开1号2号产品详情(来源:招商银行APP)

解读1:为什么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负值?

简单的说,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负值,说明在这个负值对应的统计区间内,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价格发生了下跌。

那么,银行理财投资标的是什么呢?看该银行理财的说明书就知道了。

以季季开1号为例,产品主要投资于各类标准化债权资产以及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另外还可以投资于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挂钩固定收益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

图2:季季开1号投资范围(来源:招商银行APP)

从投资品种比例来看,季季开1号产品,投资于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比重不低于60%,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比例不超过40%。公募纯债基金投资标的也是标准化债权资产,也就是说季季开1号产品,与公募纯债基金在业绩表现上有至少60%的接近程度。

图3:季季开1号投资品种(来源:招商银行APP)

最近1个月债券市场大跌,公募债券基金各个品种收益率都下跌严重,正收益率的债券基金占比不足10%。纯债基金中东吴鼎利(LOF),最近1个月下跌幅度超过10%。季季开1号产品超过60%的投资品种和公募债券基金一样,净值上表现为一定的程度的回撤也属于正常现象。

表1:最近1个月各类债券基金收益率

来源:BETA基金数据库,截止时间年6月9号

解读2:什么是年化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把当前的区间收益率(日收益、周收益)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参考值),并不是真正的已经取得的收益率。

图4:季季开1号2号收益率(来源:招商银行APP)

我们该怎样理解“年化收益率”?

年化的算法,简单打个比方,如果基金1天上涨1%,那么年化收益率为%,如果基金一个月上涨1%,年化收益率为12%。年化收益率和考量的区间天数是相关的。

“季季开1号”这个产品是使用最近1个月的收益率来年化的,相当于把一个月的下跌放大到整个年度的下跌,把绝对数值放大了12倍。“季季开1号”自年4月22号成立到6月3号,其实绝对值下跌是0.03%,从近1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表现来看,的确很不如人意了,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糟糕。

因此,不满1年的产品,展示年化收益率并不科学,它会放大收益,或者放大亏损。我们在实际研究当中,有超过1年的收益数据,最好是2年以上的数据再观察年化收益率才是相对科学的。所以建议大家看这个指标,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切勿作为自己所持理财产品的真实收益来理解。

解读3:怎么理解固定收益≠保本

媒体批判的R2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也会亏损。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不严谨。

首先,“季季开1号”从投资范围看,确实属于“固定收益型”,评级是“R2(稳健型)”,从收益特征看,合同描述如下:

1.本产品为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未来表现或收益承诺。

2.本理财计划的本理财计划的收益特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不保障本金且不保证理财收益,投资者可能会因市场变动等而蒙受损失且不设止损点。

图5:季季开1号收益特征(来源:招商银行APP)

其次,固定收益≠保本。

不论是以“季季开”为代表的投向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还是公募债券基金,它们本质上都是持有并交易债券。一方面,债券的票息收入是债基最确定的收益来源,另一方面,利率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是债基的或有收益(亏损)。

债券价格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和信用的变化,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的走势成反比,也就是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下跌债券价格上涨。

图6:债券基金持有收益分解(来源:韭菜说)

近期债券市场下跌的原因:

主要是市场利率没有如预期继续走低。

观察债市的波动,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就代表债市上涨,反之,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会上涨。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1月份3.15%,到4月底下跌到2.50%,造就了一季度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从4月30号开始,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就开始呈上涨趋势,截止6月5号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回升到2.85%,这一波利率的回升,造成了债券价格下跌。

图7: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来源:BETA数据库)

那么,为什么最近“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会突然上涨呢?”或者说,最近的债基基金收益率下跌的原因是什么?核心原因就是经济恢复,投资者信心增加。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海内外为缓解流动性危机、刺激需求,多次放水。我国央行也通过多次降息降准降低市场利率,投放流动性。随着,4月的出口数据超预期正增长,疫情后国内经济恢复显著。在5月份的时候,政府增加了债券的发行规模,债券供给增量超过了需求的增量,对债券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压制。6月份的时候,央行又直接推出了宽信用政策,直接精准普惠小微企业,再宽松预期落空后,市场利率进一步回升,债券价格继续回落。

有大咖这么总结:

今年上半年的核心变量是经济增长

疫情爆发,经济停滞,债券暴涨

疫情控制,经济恢复,债券承压

除此之外

通胀压力,财政扩张、监管严格、股市反弹等

都是给本次债券调整敲边鼓的

所以,债券市场的资本利得和利亏都是交易品种的正常现象,固定收益类产品≠保本。

即便如此,别忘了,债券除了交易价值外,还有一块票息所得。我们平时感受的是短期波动,但是由于票息收入持续入账,长期真实收益似乎一直向上的(参见图6),所以通常在投资组合里搭配上债券基金类资产,长期持有,不怕死扛,称之为固定收益类,正是源于此。

解读4:区分浮动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注意产品期限

目前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定期开放型的,是有明确的存续周期的,在周期内能看到每日收益率波动,但是一切须以到期结算收益率为准。产品的退出,本金和收益的结算是按照产品期限来执行的。

以招行季季开1号为例,每三个月开放一次。

成立日是年4月17号,第一个投资周期的到期日是年7月17号,第一个投资周期结束日为以7月17号,投资者最早一批退出的收益率应以年7月17日的产品净值为准。如果投资者届时不赎回,可以进入下一个周期继续持有。

当某个投资者在开放日赎回时净值仍然低于购买时的本金,才是真正的“本金亏损”。

图8:季季开1号投资周期(来源:招商银行APP)

解读5:以前怎么没听说银行理财负收益呢?

资管新规之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规则为预期收益型,就是预设好投资期限和收益率,不管保本还是非保本,到期基本都是连本带收益一起兑付,并且是资金池运作模式,也就是理财产品以多元化投资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统一资金运作,一起核算,滚动发售,持续性募集,投资标的价格波动并不直接对外呈现,投资人不参与,也不知道。

资管新规实施后,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明确禁止“一对多”资管业务模式。随着银行理财实行单独管理,独立核算,投资标的的每日价格浮动都会体现在账面上。以前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风险,没有波动;现在你知道了,并不影响产品的风险。每只产品固有的投资范围,风险等级,均在产品说明中有明确的公示。

投资者只有仔细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与理财经理保持充分沟通,真正理解价格波动背后的逻辑和资产的特点,不盲目从众,不曲解不恐慌,才是做好理财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b/10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