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彬法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对债市影响几何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来源:财经自媒体

来源:固收彬法

摘要:

存款利率定价改革之后,存款利率上限将会“有升有降”:从主体来看,四大国有行存款利率上限普遍有所降低,并且降幅比其他银行更大;其他银行(四大行除外)则出现分化,1年期及以下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上限普遍抬升,1年期以上均有下降。从期限来看,中长期限(1年以上)存款利率上限都有所降低,并且期限越长,降幅越明显。

关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对于债券市场利率的影响,我们认为:

首先,当前商业银行仍面临一定的负债压力,这个压力量在价先。银行缺负债的问题在这几年中都是贯穿始终的,这个问题导致了商业银行需要发行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控制引导存款利率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负债量的问题。量不够就靠价格竞争,这就是高息揽存的背景,这就是量在价先,也就决定了商业银行无法很轻松的实现负债成本的有效降低。

其二,商业银行只要还缺负债,边际上就会提高对债券发行、同业负债和对央行负债的依赖,如果从边际定价的角度,就会更加依赖于这些负债的成本变化,而这些成本主要由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定价。所以,如果存款利率定价的变化,并没有降低对于上述负债的诉求,逻辑上就是更加强化政策利率对于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所以央行才会强调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作中枢波动。

这里面有两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是债券市场利率的定价基础目前主要是政策利率影响下的DR,DR的波动中枢和位置基本决定了市场关键利率的位置。在政策引导不作改变的基础上(包括不降准),债券市场定价的锚没有变化,所以市场利率难有突破。

二是此次存款利率定价调整是否会影响DR以及R,这是关键。按照利率走廊的角度,大概率没有明确的影响,DR和R不变,则总体利率不受影响。

央行今年反复强调稳字当头,恪守中枢,此时调整存款利率定价,更多是高息揽存老问题的规范和控制,最多就是进一步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潜力,逻辑上不存在引导市场利率方向,如果真的希望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需要进一步释放政策,包括匹配对应的政策利率引导,显然央行在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下,无意于此。

因此,债券市场还是继续紧盯DR加权平均利率的变化,以稳为主,不急不躁。

年6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优化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方案,要求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引导金融机构自主合理定价。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存款利率定价方式由现行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商业银行当前负债结构如何?

在商业银行的负债端中,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即存款)一直是大头,占比一直在60%以上,之后则是同业负债、债券发行(含同业存单)和对央行负债等,而其他负债主要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租赁负债等。

年去杠杆和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来,同业负债是主要压缩对象,占比总体持续下降,对应主要是存款和债券发行占比回升。

年以来总体负债结构相对保持稳定。

在商业银行存款当中,个人存款占比最高,单位存款(含活期和定期)次之。

年以来,在总体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个人存款占比有所突出,今年以来,个人存款占比进一步提升,这可能与个人大额存单发行规模增长有关(特别是1年以上期限),而单位活期、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占比则有所降低。

银行负债成本与债券市场利率的关系

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资金融出方和债券配置方,其负债情况与债市利率有什么关系?

整体来看,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与资金利率、长端国债利率方向基本一致。

细分来看:

存款方面,最近几年存款成本率与资金利率、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明显偏弱。

年下半年到年底,存款成本率逐步上行(同时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贷款派生存款成为银行获取存款的重要来源。在整体社会信用有收缩压力的情况下,存款派生力度也有所减弱,进而加剧了商业银行揽储压力。

二、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下,负债并无回表,银行面临持续存款竞争和存款搬家,各类银行的存款成本率有所上升。

三、存款竞争加剧使得结构性存款在年后成为银行重要的揽储工具,但结构性存款进一步抬升了存款成本率。

年以来,存款成本率小幅下行,主要与监管部门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存款靠档计息产品等高成本存款有关,部分银行在年报中也有提及。

另外,年国有行存款利率下行部分归功于央行所提到的LPR改革下贷款利率下行推动国有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而对于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和债券发行,该两者利率均为市场利率,与资金利率、长端国债利率走势基本相同。

另外,由于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成本率主要取决于政策利率(如MLF、OMO利率),因而与市场利率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整体与资金利率、长端国债利率方向基本一致。细分来看,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债券发行利率和央行借款成本率也是如此,但存款成本率与市场利率相关性偏弱。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存款成本率与市场利率相关度并不高,但揽储压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几项负债,进而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最典型的案例便是:

去年下半年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在面临负债压力之下银行通过大规模发行同业存单来补充负债,进而抬升了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年期利率也明显超过MLF利率)以及资金利率;

今年1-5月,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个人大额存单补充负债,纵使同业存单净融资量超季节性,但实际(国有行)发行利率整体下行并低于MLF利率。

怎么看此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

1、从贷款利率市场化到存款利率市场化

“两轨并一轨”和LPR改革之后,贷款利率市场化之下贷款利率整体有所下行,贷款加点(贷款利率与LPR之差)也有所收窄。并且,央行希望通过LPR改革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即在贷款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主要是国有行)主动降低存款利率。

年4月10日,孙国峰司长央行新闻发布会[1]中提到:

“第三点,随着近期央行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一些市场化的类存款产品利率明显降低,代表性的像货币市场基金、余额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by/9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