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胃食管反流病(GERD)
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一般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E)或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和Barrett食管(BE)。治疗药物有抑酸剂、抗酸剂、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物、胆汁结合剂、神经调节剂等。
一.胃食管反流病不同症状的用药
GERD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不典型症状有胸痛、上腹痛、腹胀、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还伴随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咽喉症状、鼻窦炎、复发性中耳炎、哮喘和牙蚀症等,合并食管裂孔疝者部分合并贫血。
分类
推荐
缓解烧心、反流、上腹部灼热感、上腹痛、促进糜烂性食管炎愈合的药物
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H2受体拮抗剂(H2RA)、抗酸剂、黏膜保护剂。PPI缓解GERD症状、愈合糜烂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H2RA,是治疗GERD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新型抑酸剂P-CAB如伏诺拉生,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钾离子的活性而抑制胃酸分泌,其可促进食管炎黏膜愈合及缓解反流症状,且不劣于PPI。
缓解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药物
胃食管低动力状态是GERD的主要动力学特征,也是胃食管反流常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同时胃食管反流也可继发于胃肠排空障碍。可选用促动力药物、消化酶制剂。
缓解胆汁反流的药物
多数情况下反流通道(消化道和气道等)的酸暴露是致GERD出现症状和体征的主要原因。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食管外综合征中,弱酸反流、碱反流、气体反流及反流物中的胆汁、消化酶和食糜既是致GERD的病因也是其加重因素。此外,食管外症状的咽喉反流除受酸反流影响外,还与气体反流、非酸反流、胆汁和消化酶等因素有关。以胆汁反流为主的GERD可选用黏膜保护剂、胆汁结合剂、促动力药物。
缓解抑郁或焦虑症状的药物
①食管对酸的高敏感性是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应考虑精神心理因素可能,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增强对GERD症状的感受性。
②神经调节剂(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物、SSRIs、苯二氮?类药物等)可用于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GERD者,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降低内脏高敏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及改善睡眠。
缓解咳嗽的药物
①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致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大多发生在日间,以餐中或餐后明显,入睡后大多消失,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处于直立位或体位变换时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②GERC治疗药物主要是抑酸剂、促动力药物、神经因子调节剂等,其中抑酸剂、促动力药物是GERC主要治疗药物,神经调节剂(如巴氯芬、加巴喷丁)主要用于难治性GERC的治疗。
分类
药物
推荐
PPI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
①可抑酸,起效迅速,并持续36h,是GERD治疗的首选药物,适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GERD者及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LA-C和LA-D级)者,PPI剂量通常需加倍。单剂量PPI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无效可换用另一种PPI。使用双倍剂量PPI时,应分两次分别在早餐前和晚餐前服用。
②《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年)中指出,症状轻微、偶发或无并发症者用药后可缓解,且不易复发。中重度症状和/或有并发症的GERD者需长期治疗,PPI2次/d,连用4-8周,可有效控制90%者的酸反流,但对约25%者无效。合并糜烂性食管炎(EE)、消化性狭窄、Barrett食管(BE)、向心性肥胖、食管裂孔疝(HH)和部分食管外反流者需长期服用PPI。
P-CAB
伏诺拉生
以钾离子竞争性方式可逆性抑制H+-K+-ATP酶活性,可长时间停留于胃壁细胞部位而抑制胃酸的生成,有效抑制胃肠道上部黏膜损伤的形成,可用于GERD的治疗。
注:《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年)中指出,PPI或P-CAB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药物。疗程为4-8周。PPI双倍剂量治疗可使24h内胃内pH值>4的时间持续15.6-20.4h;P-CAB双倍剂量时控制胃内pH值>4的时间明显优于单倍剂量。此外,维持治疗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抑酸剂初始治疗有效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轻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A和B级)者可采用按需治疗,PPI、P-CAB为首选药物,可很好地控制症状,尤其是NERD者;PPI或P-CAB停药后症状复发、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C和D级)者通常需长期维持治疗。
H2RA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罗沙替丁等
①可抑制胃黏膜壁细胞H2受体,减少50-70%24h基础胃酸分泌,其对控制夜间酸分泌更有效,但抑酸持续时间短,且易快速耐受,适于轻、中症者。一般采用常规剂量,分次服用。长期疗效不佳。
②H2RA用于短程治疗和维持治疗时,食管炎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不如PPI。
抗酸剂
铝碳酸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
可快速中和胃酸,升高胃pH,并覆盖和保护黏膜,能快速缓解反流、烧心症状,可用于GERD的对症治疗,但不主张长期使用,可短期使用。
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铋剂、铝碳酸镁(抗酸剂)等
①可快速中和胃酸、在受损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以隔绝有害物质的侵袭,而保护黏膜,促进黏膜愈合。其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不能充分治愈食管炎及预防GERD并发症。
②铝碳酸镁能快速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并可结合胆酸;硫糖铝可吸附胆酸,增强胃黏膜屏障,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伤。
促动力药物
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西尼必利等
主要作用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可增加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刺激食管蠕动及增强食管收缩幅度、促进胃肠排空,并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而改善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早饱等,抑制恶心、呕吐,减轻十二指肠胃反流对胃黏膜的损害,同时胃肠止痛等。
消化酶制剂
复方阿嗪米特、复方消化酶等,
可促进食糜消化分解和排空,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及改善与进食相关的中上腹部饱胀、纳差等。
胆汁结合剂
熊去氧胆酸(UDCA)等
UDCA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引流、明显利胆,并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联合用药
GERD治疗时联合用药的疗效通常优于单一用药,上述药物常联用。
PPI长期服用可出现夜间“酸突破”现象,H2RA可有效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两药联合可控制夜间酸突破,并缓解咳嗽症状,能改善部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或夜间酸反流的症状。
难治性GERD是双倍剂量PPI治疗8-12周后烧心或反酸症状无明显改善。夜间酸突破是PPI每日2次饭前服用,夜间(22:00-06:00)胃内pH值4.0的连续时间大于1h。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年)中指出,PPI联合促动力药物(伊托必利、西尼必利、曲美布汀等)和/或黏膜保护剂(如伊索拉定、康复新液等)可进一步减少反流负荷,减轻炎症损伤,加速缓解反流症状。
促动力药联合抑酸剂对缓解GERD者的症状可能有效。《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中指出,欧美国家较少用促动力药物治疗GERD,但亚洲国家较为普遍。日本和欧洲指南推荐促动力药物联合抑酸药物治疗部分GERD者,在改善症状上有一定补充作用,但不推荐单独使用促动力药物。
美国指南指出不推荐使用促动力药物治疗GERD。《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年)》中指出,促动力药物不推荐单独用于GERD的治疗,多与抑酸剂联用。《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指出,对抑酸剂疗效不佳,特别是伴胃排空验迟的GERD可联用促动力药物。
参考文献:
1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J].中华消化杂志,,40(10):-
2胃食管反流病外科诊疗共识(版)[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6(1):3-8
3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7):-
4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7):-
5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11(9):30-48
6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31(11):-
7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34(7):-
8老年人慢性胃炎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37(5):-
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34(10):-
10药学专业知识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1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35(9):-
12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2(5):-
13谭佳成等.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对策[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31(6):-
14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39(11):-
15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39(5):-
16咳嗽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36(5):-
17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3):-
18赖克方.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姜淑娟.慢性咳嗽指南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32(2):-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黄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