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彪2022年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债市或较

中新经纬12月13日电题:年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债市或较友好

作者王宪彪诺德基金债券研究员

年经济增长整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前高后低”的经济走势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其一是,受疫情影响,年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因此年同比读数较高。

其二是,受美国财政刺激和海外供应链遭受重创影响,中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叠加上半年地产投资仍然较高,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房地产投资数据仍处于历史高位,新开工短期受阻但竣工持续表现良好,投资保持韧性,因此上半年经济增速态势良好。下半年受地产调控政策加码,地产行业融资和销售端均出现下滑,同时部分企业因“能耗双控”开工受限,进而对宏观经济的复苏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展望年,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的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同时政府购买和居民的消费潜力还需要进一步发掘,经济的结构转型必然需要约束旧的增长动能。这也是年无论是稳增长预期还是宽信用预期都未能得到兑现的核心原因。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新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成长与旧经济动能逐步弱化的长期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展望年宏观经济依旧可能呈现较为平稳的态势。

在宏观经济依旧处于结构转型的阶段,宏观经济数据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相对弱化,市场转而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更为敏感。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多次提及地方债要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年财政刺激可能会加码,地产投资下行和出口表现或与年有一定差异,基建投资则需要扛起稳经济的大旗,但仍受限于地方政府债务的严监管。

货币政策上,无论是从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删除“管好货币总闸门”,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及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表述来看,货币政策的边际转向已成既定事实。年货币政策大概率要继续维持稳中偏松态势,配合宽信用来稳定经济的发展大局,整体格局仍然是易松难紧。整体而言,预计年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债券市场较为友好。

具体到利率债和信用债投资,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优质资产供给相对稀缺。利率债投资可适当拉长久期以提高组合静态收益,信用债投资则受违约事件频发影响,适度拉长久期并结合资金面加杠杆进行一定的套息成为主要投资方向。当然,伴随着地方债务化解的继续推进,深挖没有被充分预期的低估值资产也应成为年信用债投资的重要策略。(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

王宪彪,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曾任职于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年加入诺德基金,现任诺德基金债券研究员。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by/11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