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是否该睡醒了

求医看病就像衣、食、住、行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而医病似乎更为重要。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可在医药方面却还难尽人意。当今看病难、医药贵的现象一直困惑着人民群众以及改革施政者。药害、药毒、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有的人开始向往民间中医和绿色医疗,寻找民间真正的纯中医给自己看病。我作为一名中医医务人员对此深有感触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呼吁大家一起为振兴民间中医,以促进中医药的长足发展,为解决医药贵,看病难献计献策。我认为,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可分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本文要谈的是民间中医,或者说是“传统中医”、“纯中医”。下面就目前中国中医及民间中医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浅谈:.一、中医及民间中医现状归纳起来,中国目前的中医现状有三种:1、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人民健康,由国家财政拨款,以省市县级为医院,国家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改为中医科学院。八十年代之前,医院的医师大多来自祖传和师承,没有职称和学历;八十年代后,这些老中医相继退休,很多已经过世,如今健在的八十岁以上的有名的老中医,全国也只有几十人,能在岗继续发挥余热的寥寥无几。医院执业的医师们全都是来自高等学府、中医大学,有学历的中医药师。这些刚毕业的医师有的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不肯钻研,虽按时上下班,但对病人敷衍了事,缺少责任心;有的为了追求高效益,开大方,用贵药,一方几十味,一剂近百元,一吃好几个月,更有甚者三年五年,没完没了的吃,病治不好也治不坏;还有一些人,知识渊博,虽有技术,但由于国家行政及法律对中药及方法的限制,免惹是非,“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在医院看病,有的病人是为了能报销而节省开支,也就只能认了;医院,医疗水平高,抱着希望与信任的态度治疗。另外,还有一些疑难重症病人,为了保命求生,也只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费去别处求医治病了。2、医院是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有技术、有特长、有实力或退休的中医师开医院。医院一般都是以专病专科为主,也就是人们说的“一招鲜,吃遍天”。他们以某一种病为治疗主要对象,虽有效果,但价位过高。来此看病,实属无耐。3、民间中医我所说的民间中医是散落在民间非正式中医(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没有资格报考)或对中医药学极为爱好者。这些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或是祖传或是自研,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的技术,但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他们没有执照,不敢无证行医,但还是有千里百里源源不断的病人上门求医。这些民间中医技术,一是疗效快,二是便宜。几元、几十元甚至有些病不用花钱给个单方也就治好了。医院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病人,在他们那里却能获得新生,这就是民间中医。中医起源于民间,民间中医是中医的根。可近年来,民间中医却像一个孤儿,得不到支持,在民间躲躲闪闪,到处飘泊,不敢光明正大的给人看病,没有立足之地,还时常因“非法行医”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限制。于是他们中条件好有路子的人,就带着技术到外地或国外发展了。还有很多民间中医虽满腔热情,又有技术,但由于没有各方支持也就放弃了行医。为此,民间医药秘方及民间医学技术流失非常严重。民间中医在风雨中求生存,冷暖自知,举步维艰,更别提继承与发展了。)年2月,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任局长,九十高龄的离休干部,中医泰斗吕炳奎看到中医目前这种现状,亲笔写了“我对现今中医药学遭灭顶之灾的呼吁与建议”,他在信中说:“今天中医药学在西医的统治下,已到了灭顶之灾的地步,如果中医界同仁再不为此而斗争,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医药学及中医药界将不复存在。现在中医药学面临的状态是:真正纯中医药师已被基本消灭,而有学历,有文凭的大多中青年医师,却已被教育成西医化的中医药师,实际上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师了。我做为一名学徒出身的老中医师,做为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以及长期在中医药领导岗位上的离休干部,向全国的老中医药师们呼吁,为了挽救遭到灭顶之灾的中医药学,为了能让中医药事业真正得以传承下去,大家都要带徒弟,有条件要带,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带,我已九十岁,本应颐养天年,但现今中医药学这种状态令我无法安静……为挽救中医药学再次出山。五千年来,中国中医药学一直以带徒弟或父传子的教育方式传承至今,并且历代都是名医辈出。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医药行政部门忽视并排斥中医药学师带徒、父传子的教育形式,并否定师带徒的学术地位(指民间自由选择徒弟的方式),中国医药学的教育形成虚设,已被西医化,而对学徒出身的中医师,大多基本上已被排斥出临床第一线。现行的《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没有四年以上的医学院学历者,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许多老中医,这些中医药学界的栋梁,遭到了法律的无情排斥。而现今中医药学界则是以已被西医化了的,具有大学学历的所谓的中医药师为主流,这批人被中医药界的老中医药师及教授们称为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现今中医药学的这种状况,可以说中医药学已在法律上、行政上被消灭了,只是我们这些老中医药师们还活着,如果再不抗争,中医药学将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或在我们百年之后被彻底消灭,我们将对不起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   医院由总院长负责,下设医技院长、医供院长、后勤院长。医技院长负责管理医疗技术,把多个治病方法公布于众,像餐馆里的菜谱一样,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后勤院长负责房改水电,日常生活等,病房可分高、中、低三等,也让病人根据自己经济情况自由选择,让大家都能看得起病,都能看得好病;医供院长负责医药医疗技术设备的供应等。医院下设民间治癌研究中心等专科。我们不忍心看到患了癌症就死路一条,从进院到出院三月、半年,钱花完了病也治不好的悲惨结局。我们要加大民间中医药对癌与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为攻克疑难病做出新的贡献。我不反对在试验室做试验的专家们,只是说民间有治癌抗癌大军,他们不要研究经费,不怕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就我知道的北京有个老太太不是医生,化工教授,治癌有方,科委主任亲自批准研究所,因为不是医生,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不能有更多的临床资料,一直开发不出来。民间有治疗白血病成功的,治疗食道癌成功的,有治疗乳腺癌成功的,有治疗肝癌成功的……他们有的用动物心脏的,有用地方中草药的,有用食疗的,方法不一,我们能把这些人都组织起来,联合全国民间的治癌抗癌大军,一起攻向癌症,我相信只要齐心协力治癌,彻底治愈癌症就在眼前。另外,还要设糖尿病研究中心、高血压病研究中心、亚健康治疗中心等,发展专病专科,医院,还要挖掘收集整理推广单方、验方治大病经验。九六年,有一个肾炎病人小便尿血,到医院捡查后,说治疗要花很多钱,他放弃治疗。回家后别人给他一个单方,喝几次好了;医院的某教授,六十年代自己尿蛋白,住院得了个偏方,吃了四十天带皮煮的花生豆,蛋白不尿啦。他说:“要是吃洋药,早就吃死了”;还有一位东北的老师傅给我献方,他的高血压吃芹菜叶等,把血压治好了。从古至今,单方治大病是不可否认,也是有据可查的。4.成立民间中医药开发委员会民间医药、民间验方、民间秘方等,大多都是经过很多人的临床实践,经过多少年代才流传下来的,而且是真对某一种或一个类型疾病的,一般都是比较安全、简便、价格便宜、行之有效的,所以不需要像西药那样复杂的手续,只要国家政策支持,给持方人一定的奖赏,应有的报酬,或合作或股份或自己开发,总之,让持方人自愿的把真方供献出来,把真正的民间秘方验方开发出来,造福人类。如上所述祺泰膏、接骨散、烧伤膏、乳腺增生帖、抗癌等,都是值得开发的,我们可以亲临现场实地考察,也可以与持方人签约疗效观察协议,以法律的形式担保,对于故弄弦虚,造成不良后果.有欺骗行为的,要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民间中医药开发委员会就是把民间秘方验方汇集在一起,进一步研究开发。(二)改善、放宽民间中医药政策。1、给民间中医松绑真正的祖传秘方,确有一技之长的,要简化手续,大力快速推广。要允许民间中医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下药,该丸则丸,该散则散,该膏则膏,该丹则丹,该汤则汤,不要过多的限制民间中医师的合理用药方法。从古至今,中医治病是因时、因人、因病而分别采取丸、散、膏、丹、汤等不同方法,取消民间中医自制丸、散、膏、丹不利于民间中医的发展,不利于民间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利于医患之间的经济效益,在医患双方自愿的前题下,允许民间老中医从诊病、开方、制药、抓药甚至到煎药,亲自来完成,这样有利于疗效掌握。如果开方就走人,对药的质量、药的炮制等,很难掌握,也就很难知道效果了。民间中医的医和药不能分家。我做过很多次调查,把自己开出的处方送到其它药店抓药,买回药后进行分捡,准确率不到百分之一,该少的多了,该多的少了,几乎方方如此。中药炮制更无法谈起。中药的配伍分两必争,君臣佐使,理应分清,中药引子,量小重千斤啊!我家乡邻村春节喜庆期间都燃放花炮,家家都知道做花炮的配方是四味中药组成的,但配方的比例各有不同,所产生的结果(效果)也不相同,我曾走访过一家做花炮的户主,他说:“配合得当,力大无穷,不信你试试,把配伍的药,一味一味分开使用,药的力量就小的很,如果按比例组合到一块,就会力大无穷,即使遇到一个火星,也会产生出巨大的威力。”中医治病,无不如此。听说八十年代,日本中医药研究专家,就把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的大承气汤进行分解,每味药进行单煎后,再勾兑在一起的汤药结果和复方药煎出的药效相差甚远。原因是在煎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还有一个相互利用关系,“附子无姜不热”,“黄柏配知母”等,这是科学组合,是花与叶的关系。另外,我的家传膏药方中有麝香,于是有的病人,就把自已家的麝香放在胶布上贴身上,结果没有效果。单味药,光杆司令能打胜仗吗?中药处方就是一个团队组合,治病如同打仗,主攻、侧攻、后勤保障等缺一不可。另外,地道药材,质有轻重。大家都知道烟台的苹果莱阳梨,广西的甘蔗,新疆的葡萄干吧,这就是地道产品,中药也是这样。宁夏的枸杞子,河南的淮药,北五味子、南五味子,等等,产地不同,药效也不一样。所以,合理的组方和药的质量、药的分量、药的炮制,以及处方药的引药等等,都是不可忽视,都是跟疗效密不可分的。2、简化民间中医办证手续简化民间中医办证审批手续建议有三:一、简化民间中医证件的审批手续,对民间没有学历、没有职称但医疗技术经过验证确有疗效的医务人员的医师证、执业医师证和营业执照的发放要有新的宽大政策,不能和有学历的专业大学生相比。对自学中医、祖传中医和带徒出师的学员可由民间中医药管医院进行临床考核,时间为半年至一年,主要以临床效果为主。只要确有技术,疗效真实,具备民间中医药师独立行医、配药的能力,对中医经典著作理解和掌握,就可以获得中医药师的执业资格。对民间中医师资格的晋级应以临床治愈疾病能力为主。放开专家门槛,谁能治好某一种疑难病,临床治愈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谁就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专家。民间中医药师的执业资格要与现行的执业资格证同等同步。民间医生的执业资格证,只许在农村不准进城里看病,这政策不合理,民间医疗技术能走向世界,难道就不能到城市里给病人看病?二、简化民间中医开办院、所的审批手续,对有技术有能力的民医院或中医诊所,国家要从政策上大力给予支持,经济上给予扶持;三、简化民间医药研究的审批手续,民间医药大多来自民间祖传秘方、验方,都是经过多少年多少人甚至几辈人地临床试验的结果,对此,不需要再去做象西医那样复杂的审批手续了。3、设中国健康卫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已开播有十二个频道,有新闻、教育、体育、文艺、生活等,但却没有医疗卫生频道。因此我建议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都要设医疗卫生频道,宣传自己的中医,宣传医药新技术,推广医药新成果,医药天地,养生保健,国家医药政策等,更要加大宣扬民间医药力度,特别对民间医疗效果跟踪报道,让祖先传留下来的秘方、验方等,走进城市,走向世界,为全人类造福。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民间中医的特色治疗技术,造成人人认识中医,人人想到中医,人人向往中医,人人尊重中医的良好氛围。要宣传鼓励民间老中医采取不同方式以师带徒,鼓励父传子的传承方式,鼓励中医高校毕业生到民间去,到有名望的老中医身边去,拜师学习。这种形式要行成制度化,让学生徒弟、真正回到纯中医学的道路上来。中国的中医中药不仅中国的仁人志士在研究,日本、韩国、澳州、东南亚等国家都在研究,一向鄙视诽谤过中医药的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以空前的热情投入研究。曾有传说,日本十五年后,想把中国汉朝名医圣人张仲景写的《伤寒论》等,研改为东洋医学;而美国二十年后,要将中医中药研改为绿色植物医学。在研究中医中药的浩荡大军中,谁都想独领未来中医药风骚,谁都想用中医中药为自己、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中国人,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目前的中国中医萎靡不振下去吗?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临现代医学的竞争和挑战,面临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我们要承前继后,千万不要再以错误的决策而使我们的事业停滞不前。当祖国的文化遗产,被别人占为已有,发扬光大的时候,我们岂不是悔之晚矣!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亳州鑫绿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lcbx/5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