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患癌去世这9个症状可能是癌症先兆

年1月16日上午,著名主持人、播音员赵忠祥先生去世,享年78岁。赵忠祥先生的儿子赵方通过赵忠祥的个人认证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消息。据赵忠祥儿子发文透露,赵忠祥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来源:微博截图癌症已然成为最冷酷的健康杀手之一。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达到万人,有万人死于癌症,其中亚洲在后者占近七成。数据也显示,中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个癌症患者,中国人便占到21个。面对癌症,小编有两句话要讲,一句是早发现、早治疗,另一句是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留意身体变化,及时发现癌症信号

虽然癌症早期通常不会有什么症状,但留心身体上的一些变化并予以重视,也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癌症,提高生存率。如果出现以下9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检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01

不明原因的消瘦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如果短时间内出现消瘦,同时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贫血或者低热等症状,则应考虑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淋巴癌等。

02

持续疼痛、乏力

如果身体某一部位持续疼痛,且普通止痛药无效,则可能预示恶性肿瘤。如:直肠癌、卵巢癌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早期骨癌、睾丸癌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剧烈疼痛等。如果出现长时间的疲倦乏力,即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则也可能是癌症的征兆,如白血病、直肠癌、胃癌等。

03

顽固性全身瘙痒

部分肿瘤会分泌一些炎症因子、瘙痒介质等,刺激皮肤诱发瘙痒。有文献表明,痒与内脏恶性肿瘤关系密切,3%~47%的全身性瘙痒患者发现存在内脏肿瘤。

04

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肿块

位置固定、边界不清晰的肿块很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信号,如果肿块出现在乳腺、需警惕乳腺癌;如果出现在脖子、腋下等部位,则需警惕淋巴癌。

05

大小便发生改变

大小便也可作为健康的一个“信号灯”,大小便性状改变,可能预示恶性肿瘤。如:排尿突然增多或减少,可能预示早期膀胱癌或前列腺癌;大便带血、频繁腹泻等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

06

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

常见的声音嘶哑多是咽喉炎症等引起的,但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咳嗽、食物吞咽困难等,需警惕咽喉部恶性肿瘤。

07

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

不明原因的干咳、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可能是肺部恶性肿瘤的征兆,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08

黑痣发生变化

身上的黑痣如果发生变化,出现形状不对称、边缘不规则、颜色深浅不一、直径较大、局部隆起等现象,需要小心黑色素瘤。

09

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

女性非月经期间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能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征兆,如宫颈癌、卵巢癌等。

癌症的高危人群

其实,与其等身体出现征兆再开始排查,倒不如做好定期体检。尤其是癌症高危人群,更应该有针对性地检查,并积极调整生活作息,防患于未然。什么人要做防癌体检?具体说来有6大类人:1.肺癌——除了年龄外,吸烟是一个重要的高危因素,吸烟≥30年的吸烟者和戒烟≤15年的已戒烟者,每年应接受一次体检筛查,另外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和职业接触者。2.乳腺癌——40岁以上,有家族史、生育较少或未育的、行经时间较长的女性,需要接受体检。3.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近年发病率突然上升,城市发病率较高。50岁以上、爱饮酒、吃肉的男性或有家族史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4.胃癌——有胃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长期左上腹不适,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5.肝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肝癌的好发人群,需要进行规律体检。6.食管癌——《食管癌规范诊疗指》建议对农村食管癌高发区(山西、河南、河北)和城市的高危人群(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或有上消化道症状等)。

远离癌症,从这里开始

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改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大有帮助,对疾病的防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充足的维生素很多人都存在饮食不均、缺乏维生素的问题。而现已有研究证实,缺乏维生素A、β-胡萝卜素,患肺癌的危险增加;缺乏维生素C,患食道癌、胃癌的危险增加;缺乏维生素E者,患口腔癌、皮肤癌、宫颈癌、胃癌、肠癌、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人体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日常饮食的果蔬,因此建议每人每日吃g蔬菜、g水果。有效运动运动能加快体内白细胞生长速度,阻止癌细胞的传播和生长;还能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提高DNA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癌变几率;也能增加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数目,提高人体抵抗力。建议:理想有效的运动是每周三次,每次坚持30分钟左右;或每周4次,每次20分钟及以上。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量力而行。另外,运动要有氧(快走、慢跑、健身操、羽毛球等)、抗阻(爬楼梯、跳绳、俯卧撑等)、韧性(拉伸)三种训练形式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戒烟限酒

吸烟会增加肺癌发病的风险,酒精可以增加食道癌、肝癌等发病风险。

生活规律,尽量不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是防病(包括肿瘤)的妙招之一。成人每天应当睡7~8小时。很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该睡的时候不睡,最受伤害的是正常的免疫功能,其次是消化和精神活动,再就是心血管、内分泌和肝肾功能。保持愉悦的精神关于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生与转归的关系,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甚至有学者明确地把癌症称作“心身相关性疾病”。精神因素为何会导致癌症呢?过度紧张在医学里有一个“应激说”。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定期体检,及时处理癌前病变癌症高危人群和老年人一定要定期体检,再根据个人的情况、咨询医生,选择癌症筛查,能够发现一些没有症状的早期癌症。最后,小编愿生者节哀,逝者安息。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丽

校审:周游、张曦

责编:张敏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健康大问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lcbx/4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