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6707662.html
个人财富的积累离不开两个范畴:劳动性收入和投资性回报,即“人生钱”和“钱生钱”,这两种收入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财富状态。从劳动造富到投资造富,一个决定了财富的下限,另一个决定了财富的上限。而投资带来的资本性回报,才是拉开人与人财富差距的关键所在。
在全球“大放水”背景下,各国央行纷纷开动“印钞机”,重启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对放水带来通胀与资产泡沫的担忧不绝于耳。在低利率与宽松货币政策双重背景下,各大类资产的表现如何?我们应该怎样合理配置资产,才能更大限度地避免财富缩水、保障财富升值?
年以来的四次宽松
第一次宽松
下半年-年
宽松背景:年金融危机蔓延
主要政策:4万亿,“一揽子”振兴经济计划,5次降息4次降准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监管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高度重视,08年9月15日的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宽松标志着政策底的到来。之后11月四万亿计划启动,造就了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轮宽松。11年11月至12年7月,央行进行了2次降息3次降准,重回宽松通道。M1增速提高,经济活力增强。
图:wind,年9月15日-年12月31日
在此周期中,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表现差强人意。受益于避险情绪,债券类资产与黄金涨幅较大。总体而言,在此期间,债券类资产的收益率与性价比表现最优。
第二轮宽松
年11月-年7月
宽松背景:全球经济低迷,国内下行压力加大
主要政策:地产调控松绑,2次降息3次降准
图:wind,年11月01日-年7月31日
欧债危机蔓延,全球通胀压力显现。我国出口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内需也开始下降,消费和投资同比下滑。年底,我国将稳定增长,扩大内需作为经济目标,政策随之宽松。
在第二轮宽松周期中,债券的投资价值再一次凸显,货币基金也稳稳跑赢通胀。股票和黄金的表现较差,且波动率较大。
第三轮宽松
年11月-年3月
宽松背景:经济提速与结构调整,年、年连续两年GDP低于预期。
主要政策:地产调控松绑,2次降息3次降准
此轮货币宽松大环境下,年也迎来了一轮浩浩荡荡的大牛市。为了经济增速,稳定增长,央行推出多元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力度刺激经济。
图:wind,年11月01日-年3月01日
这一轮宽松中,股票、债券、货币基金和黄金都取得了正收益,在这个时期,投资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无论你买什么,总体都比不投资强。牛市中,股票表现突出,取得了20.71%的高额回报。但我们也知道,年牛市波动巨大,攀到高点后在2个月内急转直下,狂跌43%。波动率极高。
同时,黄金和债券的回报也非常可观,债券资产仍表现出低风险高回报的“高性价比“特点。”
第四轮宽松
年4月-年
宽松背景:贸易战加剧国内经济压力
主要政策:基建补短板、去杠杆放缓、3次降准
图:wind,年04月01日-年01月31日
年,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经济数据滑坡,强监管下,债券违约、P2P暴雷、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加剧。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我国开始新一轮宽松周期。在此次宽松周期中,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黄金的表现非常强势,时至今日,黄金再攀新高,刷新历史记录。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股债双飞,呈现出慢牛行情。
长期资产配置策略的价值
历史上,每一轮宽松周期中,股市和房地产和商品最为受益。债券由于其低波动性和稳健性优越,成为投资的“避风港”,性价比非常突出。从中长期角度看,黄金的配置价值非常高,具有非常好的避险能力。
在宽松周期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远离现金,宽松环境会推高资产价格,资产膨胀升值。持有现金只会导致财富缩水。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债券、货币、商品等大类资产具有周期性,存在明显的轮动效应。好资产变成坏资产,坏资产又变成好资产。
但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择时和选股的难度都太大。
实际上,长期资产配置策略才是真正影响投资收益的决定性因素,择时和选股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总体影响有限。
美国学者Brinson发表于《金融分析家杂志》上的经典研究表明,投资收益的93.6%归因于长期平均资产配置策略。而具体投资哪只股票或产品、择时的选择等因素对回报影响较小。
因而,合理的资产配置才是帮助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健收益的关键,正所谓分散化是免费午餐,大类资产的配置可以“熨平”周期波动,从而实现投资组合收益最大化。
比较经典的投资组合有60/40股债组合、巴菲特价值投资组合以及量化大师西蒙斯组合。人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对于个人投资而言,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收益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资产配置组合,通过长期的实践对组合策略不断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