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达因肝癌去世,享年68岁肝癌一发现

2月27日17时26分,南都记者从吴孟达的圈中好友、香港知名电影人田启文处获悉,香港电影金牌绿叶、著名演员吴孟达于当天17时许因肝癌在香港离世,享年68岁。

“就在几分钟之前走了”,其好友田启文哀痛称,吴孟达离开前,“家人和好友都在他身边陪着他”。

图据ICphoto

公开报道显示,吴孟达,中国香港男演员,年1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七岁随父母移居至香港,年投考了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年凭着《楚留香传奇》中的“胡铁花”一角受到注意,年参演了第一部电影《执法者》。

图据ICphoto

年,一部《赌圣》创下万票房的记录。华语影坛迎来了周星驰的时代,而只要是有周星驰出现的地方,必有吴孟达。

《大话西游》中的猪八戒;

《鹿鼎记》中的海大富;

《九品芝麻官》中的包有为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年的金像奖,达叔凭借《天若有情》的太保一角,获得了最佳男配。

这次大获成功的吴孟达一心扑在演艺事业上,变成了香港最忙的“艺人”。最忙时,曾连续6天不睡觉,吃饭、休息都是在换乘的车上,平均一个月拍两部戏,创下了一年拍近30部戏的记录。

年凭借电影《天若有情》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吴孟达对角色永远都在认真对待,他曾说:“每一场剧本,每一句对白,我可能会看超过50次。”

达叔出演过二百六十多部影视剧,他的这一生是忙碌又精彩的一生。

他站上过港片时代的最高峰,尝过人间冷暖。

吴孟达说:“如果自己的一生拍成电影,应该会是一出悲喜剧吧。”

达叔,一路走好!

得肝癌甚至是因肝癌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数,香港演员李兆基于年确诊患上肝癌,香港媒体此前报道称,他曾一度有放弃治疗的打算,不过在亲友鼓励之下最后成功切除肝脏肿瘤,康复进度理想。可惜,李兆基终不敌病魔,因肝癌扩散到肺部而去世。

著名诗人汪国真,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沈殿霞,还有傅彪、罗文……许多知名人士都因肝癌去世。

有这些习惯的,大多是肝癌高发人群

据悉,全球每年新诊断肝癌患者约75万。

每年有约70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其中,中国的肝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全球一半以上!

更可怕的是……往往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吴孟达、赵英俊接连因此离世

这种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01肝癌为何“发现即晚期”?

1.肝癌早期没有典型症状。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它对痛感比较迟钝。同时它的代偿能力也很强,只要30%左右的肝脏,就足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所以即使肝脏长了肿瘤,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2.人们对肝癌不够重视,缺乏定期体检和早筛的意识。

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础肝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但这些高危人群,有的人总认为没啥大事,嫌麻烦不愿定期检查,甚至熬夜、喝酒样样不落,给肝癌以可趁之机!等到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典型症状时,已经是晚期。

02预防肝癌,这5类人要特别注意!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每年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年我国肝癌死亡病例数达39万例,仅次于肺癌排在第二位。

著名诗人汪国真、香港女演员沈殿霞,还有傅彪、罗文……许多知名人士都因肝癌去世。

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肝癌常见高危人群主要有几下几种:

1.有乙肝、丙肝病史的人

数据显示,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所致者分别为77%和84%,也就是说,在我国至少84%的肝癌患者是源于乙肝病毒感染。外国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在西方国家,感染丙肝病毒的肝癌患者更常见。

乙肝、丙肝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慢性感染: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据《重庆时报》早前报道,约20%的乙肝患者会转化为肝硬化,约10%的肝硬化患者会转化为肝癌。

所以,感染过乙肝和(或)丙肝的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2.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会导致称为甘油三酯的脂肪类型聚集在肝脏中,可引起肝硬化(肝脏纤维化)和肝衰竭。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通常发生在超重或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中。3.家族中有肝癌患者这里要先澄清一下,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大多是先天的。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不过也别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4.抽烟、酗酒者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但很多人不知道,吸烟也会增大患肝癌的几率及肝癌死亡率。数据显示,约有15%的肝癌与饮酒有关,约有12%的肝癌与吸烟有关。吴孟达就曾透露,自己有40多年吸烟史,十几岁开始抽,一天三包……吸烟会导致香烟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等)直接损害肝脏;重度吸烟者,其患肝癌的几率几乎比不吸烟者要高一倍。另外,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做了手术之后,吸烟亦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如肝纤维化、肝功能受损、胆汁损伤等。

5.40岁以上、长期熬夜过劳者

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以后,分别是40岁以上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身体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长期毒素的堆积,患癌几率比较大,尤其是那些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因为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的排泄毒素,不能进行自我修复。而且长期熬夜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另外,黄曲霉素也是引发肝癌、胃癌、食道癌的罪魁祸首。霉变的花生、谷物、大米等都有这种毒素,但有些人不知道,容易出现误食,特别是老年人,不想浪费食物,发霉的东西往往照吃,从而增加肝癌患病风险。

03

记住「护肝」的3个好习惯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还是要从点滴做起:

1.戒掉最伤肝的习惯——酗酒

特别是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的人,嘴舒服了,肝可受不了。

一句话:不吸烟、少喝酒(最好是不喝),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哪种癌症的预防都少不了这三条。

2.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储存不当的花生、玉米、大米等,会被霉菌污染,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这个东西与肝癌很亲密,千万要当心。

3.定期体检,进行合理的癌症筛查

肝癌太凶险,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找个时间做一套体检吧!

尤其是上文提到的5类高危人群,更要做好体检,早发现、早处理。

要是能在早期就把肝癌揪出来,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

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做:

对于上述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做1次常规检测——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

对于已经发现肝脏结节或肝硬化的肝癌极高危人群,建议3个月1次常规检测,6~12个月做1次增强CT或MRI检查,以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率;

对于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和丙肝临床治愈者等人群,肝癌发生率低,可延长常规监测间隔为1年或以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zl/7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