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上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四位。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的体检很重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而80%左右的食管癌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需要做放疗,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简单的说是长在食管上的一种癌症,食管就是从喉咽到胃之间的一个管道。
原发在食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我们叫食管癌,土话也叫食道癌。它的发病与地域、生活习惯、遗传性等因素相关
9大地区高发食管癌
在中国,大部分食管癌患者来自这些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四川盆地、川西北、江苏省的苏北地区、闽粤交界地区和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等地区。
▲食管癌高发区域
导致这些区域成为易患食管癌的原因包括以下5点:
1.饮酒、吸烟
饮酒、吸烟与食道癌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法国国立癌症中心研究结果,吸烟时,食道癌发病率会增加5倍,饮酒时增加18倍,饮酒的同时吸烟的话,发病率会增加44倍之多。
这是因为边喝酒边吸烟,残留在口腔和咽部的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在酒精的作用下更快地被人体吸收。
2.营养状况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喜好和方式的改变,会造成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的缺乏,食道癌高发地区的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便是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
3.经常食用腌制食物等
许多食管癌高发地区好食腌制食物,而腌制食物(例如:酸菜、腌腊肉、腌咸鱼等)中含有大量亚硝胺类致癌物,长期食物会导致食管癌变。
4.喜欢吃烫食,进食过快
部分地区喜欢吃烫食或者进食速度较快,这样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刺激食管黏膜,导致食管的癌变。
5.家族聚集性
食管癌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在高发地区,连续几代出现食管癌的家庭屡见不鲜。
4类症状要警惕食管癌
中早期患者与晚期患者的的食道癌治疗效果截然不同,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约60-75%。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食管癌的最佳治疗途径。但它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以下几类症状时就应该警惕是否是食管癌了!
一、食管癌早期症状多非特异性,多数人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临床上常见症状有:
1、吞咽食物时有梗噎、停滞感
约占50-60%,一般是因大口吞下干饭、馒头等食物引起。这一症状能自行消失,也可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但隔数日或数周后可再次出现,以后次数逐渐增多,梗噎程度也一次次加重。 ●食管内异物感:吞咽时,自觉食管内不适或有异物感,好像有一个米粒大小的蔬菜碎片粘贴在食管壁上,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异物感部位多与食管癌灶相一致。●咽食哽噎感:进食时,无意之中突然发生1~2次哽咽现象,食管内像有气体挡住一样,不治自愈,但数日或数月后可再次出现咽食哽噎感,其频率和哽咽程度均逐渐加重。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
2、胸骨后不适或闷胀
总觉得胸口闷胀不舒服。可能与食管癌早期的粘膜糜烂和浅溃疡有关。
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当癌肿梗阻所引起的炎症水肿暂时消退,或部分癌肿脱落后,梗阻症状可暂时减轻,常误认为病情好转。●胸骨后疼痛:在咽食时,自觉胸骨后疼痛,一般咽下1~2口食物时发生疼痛较为常见,以后在咽食时疼痛减轻,食后疼痛消失。除了以上4种症状外,建议:食管癌高发地区、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与饮酒等高危人群应该在40岁以后进行定期的体检。目前胃镜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最佳方法!
3、食管内的异物感
约20%患者在吞咽时有这种感觉,但有的病人不做吞咽动作也感觉食管内有异物,好像有食物残渣粘附在食管壁上,虽不疼痛,但感觉很不舒适。
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可产生Horner综合征;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
有30%的病人常主诉咽喉部干燥发紧,或形容为颈部发紧,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咽喉部干燥紧缩感:自觉脖子发紧,咽喉部干燥,咽食时不太顺利,有时伴有轻度疼痛。
5、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
少部分病人能感觉到食物通过病变食管下行缓慢或停滞感。
因此,有以上表现的均应引起注意,医院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
二、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1、X线检查
食管钡餐检查可观察食管的蠕动状况、管壁的舒张度、食管黏膜改变、食管充盈缺损和梗阻程度。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且容易被人接受的常规检查方法,同时对医生有定位定性的较大帮助。
2、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不仅能直视下清晰地查看食管上有无病变、病变的位置、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取活检达到确诊的目的;采用超声内镜还能了解和评估食管病灶对食管壁及周围器官的侵犯情况和局部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对食管癌的分期特别是非手术食管癌治疗前分期有明显帮助。
3、CT检查
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食管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正常食管厚度不超过5mm,当食管存在肿瘤时,管壁成环形或不规则增厚。CT检查还可充分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也为确定手术方式、制定放疗计划提供帮助。
4、PET-CT检查
PET-CT在检出食管癌转移方面比传统影像检查方法更加准确。传统影像检查诊断为可切除食管癌,通过PET-CT检查发现其中20%的比例存在远处淋巴结和器官的转移。同时,PET-CT广泛应用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疗效评价、术后复发检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PET-CT对临床放化疗的疗效评价比传统的评价方法更敏感、更早期的评价,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对于放疗靶区的确定也有较大帮助,但由于价格昂贵,患者可根据经济情况酌情选择。
最后提醒大家,得了食管癌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关键。正确面对积极配合治疗,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