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年上半年一类基金产品出现大幅扩张——那就是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仅半年时间增长了多亿元,目前总规模已达到.93亿元。是今年上半年增幅最大,“最火”的一类基金。
而正是这一类产品,或迎来新的整改新规。
基金君获悉,按照此前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对于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短期理财基金存有整改的压力。此前业内一直等待短期理财基金的整改方案。
从目前基金君获悉来看,通知将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分为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两类,均需变更条款是——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至“百分之八十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这一改此前短期理财债券基金重点布局银行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债券回购和短期债券等资产的格局。另外,对前者采取摊余成本法计量仍“留了余地”——需要满足相关规定;后者则需要整改为按照市值法计量资产净值。
同时通知还规定,要平稳有序的完成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整改,基金管理人需要一个月内上报整改方案,并且每个月都要报告短期理财基金规模、配置情况、投资者情况及进展等。未完成整改前,理财债券基金应确保规模有序压缩递减,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也要逐步向好调整至合规范围。
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整改三要求
继续采取“摊余成本法”需满足条件
基金君获悉,该通知发布之日起的首个封闭运作期到期后,与法规规定不符的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应按照封闭式或者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规则进行规范。
其中三大要求:
一是调整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至“百分之八十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
二是延长封闭运作期限至90天以上;
三是如果继续采取摊余成本法对所投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指导意见》规定,同时从防范风险角度,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且资产到期日不得晚于产品封闭运作期到期日;
2、公司内部采取影子定价的风险控制手段对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并明确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3、不得采取固定单位基金份额净值;
4、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据业内人士表示,采取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在业内俗称华安模式,对于这一模式是否需要整改一直存有争议,而从目前监管思路来看,仍对短期理财基金采取摊余成本法留了余地,因此业内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