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重点全面了解鹅口疮

文章来源:百科名医网有的宝宝出生后不久会在口腔内出现白膜,有时也会有吃奶时哭闹等现象。这可能就是得了一种叫‘鹅口疮’的疾病。它还有个外号叫‘雪口病’,它的标准名字叫‘白色念珠菌口炎’,我们都习惯叫它‘鹅口疮’。附着在舌头、上颚、嘴唇上,不易擦掉的白色斑块(见下图)。1、鹅口疮有哪些危害?当病情较轻时,宝宝不会疼,也不影响吃奶,甚至没什么感觉。当病情较重时,宝宝可能会哭闹、拒绝吃奶,甚至影响吞咽、导致呕吐。如果鹅口疮蔓延到喉咙,宝宝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2、鹅口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鹅口疮是由一种叫做白色念珠菌的霉菌所引起的口腔粘膜感染。事实上,在正常人的口腔、皮肤、阴道中均有白色念珠菌的存在,但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3、鹅口疮的症状有哪些?●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4、鹅口疮的鉴别方法?鹅口疮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病,患病的小儿主要以口舌粘膜上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表浅、如豆大的小溃疡,局部灼热疼痛为特征。口疮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天食用蔬菜较少,发病率就比较高。有了鹅口疮的宝宝常表现为宝宝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很难区别。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奶斑,擦不掉则为鹅口疮了。强行剥落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并渗血;白膜迅速又复生。确诊可取白膜少许置玻璃片上,加10%氢氧化钠1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5、鹅口疮怎么治疗?局部用药●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加鱼肝油涂擦婴幼儿口腔,或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切忌用凉水或开水。用药时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还应坚持再用药1周~2周,以防复发。●可使用2%~4%碳酸氢钠(即苏打)溶液,在哺乳前后洗涤患儿的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2~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停用抗生素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生长。注意饮食鼓励宝宝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蛋羹、麦片、面片等;宝宝因为疼痛不愿吃东西、不肯吸吮,这时应耐心用小匙慢慢喂奶,以保证营养;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鹅口疮引起发烧确诊是鹅口疮引起的发烧,38.5度以下时可选用物理治疗,勤用温水擦浴以降温,或用退热贴敷额以降温。症状严重的患儿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此外,鹅口疮反复发作应检查免疫功能是否异常。中美两国治疗口咽念珠菌

美国

中国

制霉菌素悬剂凃口(NystatinOralSuspension)

每毫升10万单位(,UnitspermL)

用量:

新生儿:每次1ml, 每日4次

婴儿:每次2ml, 每日4次

儿童和成人:每次5ml, 每日4次

给药方法:

进食或喂奶后塗;口腔每侧一半剂量

疗程:使用至白色斑块消失后48小时,约10-14天,可以防复发。

剂型:60mL和mL瓶装

储存:20°-25°C(68°-77°F),偏差在15°-30°C(59°-86°F),避免冷冻。

制霉菌素局部应用效差2周,或者鹅口疮反复发作,需要检查以下因素:

给药量

给药方式

给药时间:进食或者喂奶后塗

 孩子尿布皮疹感染治疗

 妈妈乳头感染治疗

 长期用抗菌素

 长期类固醇喷雾

 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

制霉菌素效差,氟康唑(Diflucan,fluconazole)口服

6个月到13岁的儿童

(小于6个月尙无明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第1天每公斤6毫克口服,

第2-14天每天一次每公斤3毫克口服。

成人

第1天毫克口服,

第2-14天每天一次毫克口服。

疗程:口咽念珠菌病症状常在几天内消退,但治疗应持续至少2周以减少复发。

中国教科书推荐(中国儿科学,医学生教材《儿科学》第八版,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

10-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剂

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

中国医生常用药

制霉菌素药片(中国无制霉菌素悬剂)

每片50或万单位

用量:

小儿:每次每公斤体重5~10万单位,每日3~4次

成人:每次50~万单位,每日分3~4次

给药方法:

药片研末

 加鱼肝油拌匀

 加香油拌匀

 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

用棉签涂擦口腔

进食或喂奶后塗;口腔每侧一半剂量

疗程:使用至白色斑块消失后数日,约10-14天,以防复发。

2%~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

弱碱性溶液

5%碳酸氢钠,临床有10ml安培和ml瓶装

5%碳酸氢钠:指导家长稀释一倍

2%碳酸氢钠:不稀释

哺乳前后涂擦患儿的口腔

母乳喂养前后涂擦奶头

辅助用药: 

服用益生菌内外兼治,对反复发作菌群紊乱的应用效果好

表格来源:中国儿童医疗之家6、鹅口疮预防以及家庭护理?

怀孕期间阴道霉菌感染应尽早治疗。分娩新生儿接触母亲产道分泌物而感染。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常更换牙刷,不要共享牙刷。

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洗漱用具和家长分开,并定期消毒。

乳具(奶瓶、奶嘴、奶头、吸奶器)餐具每次用完清洁煮沸消毒。

母乳喂养,喂乳前后洗手,用温水洗乳头乳晕;母儿常洗澡、勤换衣、剪指甲、勤洗手、洗玩具。

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

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引起疼痛。避免吃含糖和酵母的食物。

长期服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等。

使用类固醇喷雾剂,喷雾后用水冲洗口腔或刷牙。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推荐阅读:最新年儿科指南类文章汇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zd/6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