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吞咽的时候疼,后来渐渐地连吃东西都困难了,还有明显的异物感。我一开始以为是食道癌,吓都吓死了。”
昨天一早,医院神经外科,50多岁的刘先生在复诊候诊时对身边的病友回忆道。
怀疑自己得了食道癌
却被建议去神经外科
▼
半个月前,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麻育源接诊了刘先生。
在诊室里,刘先生一脸愁容对麻育源说,大约在一年前,自己在进食时发现食道有异物感,渐渐地,情况越来越严重,发展成吞咽困难,如今甚至是硬一些的饭菜都咽不下去。
刘先生网上一查,根据症状对照怀疑自己得了食道癌。
打那时起便寝食难安,又怕家人担心,还不敢和家人说,于医院检查。
到医院后到底挂什么科?
▼
刘先生拿捏不准,于是走向导医台。在了解到他还经常有脖子疼、头晕等症状,而且平时总是喜欢玩手机是个低头族,导医护士建议他到神经外科就诊。
“会不会搞错啊?”刘先生将信将疑地询问麻育源,并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
麻育源看了刘先生的核磁共振片子后耐心地解释:
“你患的不是食道癌。你看,你的颈椎椎体前缘长了一个6厘米长、1厘米厚的巨大骨刺,正是这个骨刺使食管受到压迫,所以你才会出现吞咽困难。另外,你有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结合你颈部疼痛、手麻、经常头晕的症状,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一听不是食道癌,刘先生悬着的心一下放松了,欣然听从医生建议接受手术。
术中,麻育源专家团队在刘先生脖子前方沿着颈部皱纹开一个4公分的小切口,全程显微镜下操作,除去椎体大骨刺。
手术前刘先生的颈椎片
术后刘先生的颈椎片
手术后第二天,刘先生就可下床活动,吞咽困难症状消失,颈部疼痛和肢体麻木也明显缓解。
此次回院复查,刘先生高兴地告诉麻育源医生,自己吞咽困难再没出现,脖子不疼,头也不晕了。
20多岁年轻人
也得这病动手术
▼
“别说50多岁,就连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得这样病来动手术的。”
麻育源说,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低头看手机,又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近两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因严重颈椎病需手术的病例明显增多。
专家在手术中
“我遇到最年轻的患者才26岁,当时告知病情严重性,小伙子和家人吓得不轻。”麻育源回忆道。
这个年轻患者是一家电子厂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长年累月低头工作,而下班回家也没闲着,低头刷手机,经常玩至深夜。
一天,他无意中一抬头,突然出现颈部剧烈的疼痛,同时右上肢出现过电样的麻木感,伴有右上肢的无力。
同事忙将他送到医院急诊中心。经过检查,麻育源发现患者为急性的巨大颈椎椎间盘突出,压迫了右侧的神经根,得马上手术。
所幸,送医院及时,经手术,小伙子颈部疼痛和右上肢麻木无力才得以治愈。
食道型颈椎病
易使人走错门
▼
浙江省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雷兵介绍,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颈椎等一系列的组织退变,压迫或者刺激颈部脊髓、神经根或者血管、食管等一系列的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
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表现,根据刺激和压迫的部位组织不同,分为以下5种类型,不同类型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异。
脊髓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没有力气、行走不稳,有些病人会出现拿筷子、拧毛巾没有力气,或者是拿着的东西不知不觉就掉了;走路两只脚不听使唤,像踩棉花,一脚重一脚轻。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单个或者双侧上肢疼痛、麻木、没有力气。
交感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表现为头晕、耳鸣、血压升高、心慌等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与颈部活动有关的发作性眩晕。
食道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重者出现严重的吞咽困难,影响正常的饮水和进食;而与此同时,多数患者还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疼痛、项部僵板感、头晕、上肢麻木等表现。
像这种类型的病人,有的会误认为是食道出了问题。
雷兵表示,一般来说,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里最严重的类型,必须限期手术,否则可能因脊髓损害,导致瘫痪。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根据压迫和疼痛的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网络图,图文无关
需要强调的是,怀疑颈椎病患者,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随意去做按摩和推拿则有可能导致脊髓损伤而瘫痪。
记住啦
医院检查
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说的哦
来源:浙医在线
编辑
费吟梅视觉
胡肖校读
胡肖值班主编
陈馨
推广合作
胡女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