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叶璐
医院中医科供稿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的慢性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调查发现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最多见。
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发病多见于20~39岁年龄段,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泛酸,饱胀感,嗳气,嘈杂,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等证,胃镜检查见食管黏膜损害。
在生活起居方面,应避免熬夜;调畅情志,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避免压力过大;饮食有节,避免辛辣刺激,戒酒,忌睡前饱食,忌高脂肪饮食。
在家空闲时,还可配合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
点按内庭穴
最好在早7-9点早餐后进行,因为这时胃经气血最为旺盛。可用大拇指按压或火柴头点压,次为宜,每天按摩1-2次,可起到清泻胃火的功效。
按压期门穴、太冲穴
期门穴是肝之募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血,按压方法同上。此二穴相配合,能够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END-浦东新区医院
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做专业,我们追求卓越
做科普,我们追求专业
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