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以食管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食管上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疾病,其诊断标准为至少有1个活检组织中每高倍镜视野不少于15个嗜酸性粒细胞。已有研究发现在EOE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不均匀浸润食管上皮,为保证诊断效率需多处活检,为临床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明确合适的活检部位至关重要。
为此,来自日本的AdachiK教授等进行了一次回顾性研究,证实如何确定疑诊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的最佳活检部位,文章发表于近期的DigestiveEndoscopy杂志上。
该研究共纳入了年4月至年12月行包含胃镜检查项目在内的体检人群共例,其中大部分为有正常社会生活与劳动能力的「中产阶级」。排除标准为既往有胃部手术史的人群,但不排除近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胃肠道动力药者。
内镜检查中若发现符合EOE特点的病变,如固定环(同心环、波状食管、波状环、气管化)、渗出(白色点状或斑块)、沟纹(垂直线、纵向沟纹)、水肿(血管边界不清、粘膜苍白)、纸样黏膜、狭窄等(图1),则于对应的食管中段、下段活检2至3块,并对EOE的内镜下表现进行评分。图1.A示固定环;B-1、B-2示渗出;C示沟纹;D示水肿;E示纸样粘膜
研究结果显示,有35例患者因内镜下怀疑EOE而行组织学检查,其中20例(均为男性)组织活检结果为阳性。上述EOE患者中,内镜下可见食管有显著的渗出、水肿、沟纹等表现,而其余15例非EOE患者则无上述表现。对51枚组织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EOE患者在食管有显著的渗出、水肿、沟纹等表现时,病理活检阳性率亦显著升高。
此外,食管下段活检阳性率显著高于食管中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食管下段或严重渗出部位的活检与EOE诊断阳性率显著相关。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对疑诊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的患者,在食管下段或有明显渗出的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有利于提高EOE诊断的敏感性。
编辑:罗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