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全国食管癌学术大会在穗举行
文/罗孔嘉
年11月12日-11月1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及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管癌学术大会癌广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医院赫捷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戎铁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共吸引来自胸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内镜科、超声科、病理科、护理、预防医学以及基础研究等9大领域超过名会员参加。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早诊、微创、多学科以及精细化”,会议形式新颖、学术内容创新。
会议首日,针对食管癌治疗目前争议热点采用新颖的辩论形式,一场别开生面的中青年医师论坛开始了。国内中青年专家纷纷组队就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手术价值”、“术后营养”以及“临床研究思路”四大议题,进行据理力争的辩论。会场气氛活跃,辩出火花,也赢得共识,展现了我国食管癌癌研究领域年轻学者的风范。在论文发言环节,会议首次采用多学科共聚一堂的形式,并以设立会议最佳发言论文与壁报论文为契机,通过食管癌为共同研究目标,联合多学科互动为宗旨,鼓励更多的中青年学者积极参与、交流。
本次会议学术交流内容丰富、富有创新。会上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从食管外科、靶向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三方面进行专题报告;详细解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的在研课题进展;设立了“基础与预防”、“内科、放疗、综合治疗与护理”、“外科与术后并发症”三大专题进行发言交流,为我们分享了近两年来我国食管癌诊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会后,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全体常委根据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会议发言的精彩程度以及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对会议发言的论文进行投票评选。最终,选取四篇本届食管癌学术大会的最佳论文。
??早诊食管癌的预防筛查研究
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流行病学室魏文强教授、乔友林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一项以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为基础的“食管癌内镜筛查方案评价”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本次会议报道:通过染色内镜筛查以及早期干预治疗的干预组人群(例)比对照组(例)的病死率显著降低(3.35%VS5.05%;P0.01);干预组的累积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4.17%VS5.92%;P0.01)。
研究结论认为,食管癌内镜筛查能够显著降低食管癌的病死率,对癌前病变的早期干预处理可以降低食管癌的累积发病率。该研究相关结果已在肿瘤学顶级杂志JCO发表。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首次记录了基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和治疗干预试验能降低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食管癌防治事业的进步。
??微创食管癌机器人手术与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手术治疗
荷兰UMCUtrecht医学中心的RichardVanHillegersberg教授在本次会议上分享了机器人辅助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视频,并介绍了机器人微创手术(RAMIE)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可切除食管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OBOTTrial)。初步结果认为,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较开胸手术能够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Hillegersberg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机器人手术的团队之一,迄今已完成超过例RAMIE,是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先驱者。ROBOT研究虽然展示了微创外科治疗的美好前景,但机器人手术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未能显著革新MIE技术的不足,仍然限制其临床应用推广。
我中心罗孔嘉博士在会上报道一组经内镜食管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TransthoracicEsophagectomy,TTE)的对照研究。初步结果认为,ESD组手术的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TE组。而两组三年DFS以及OS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虽然随访观察ESD组出现较多局部复发转移,但经过积极二线治疗处理仍能获得TTE相似的长期生存。初步研究展示出ESD安全有效、微创、费用低廉的优势,仍期待前瞻性研究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在今年世界食管疾病大会(The13thOESOWorldCongress)上大会发言,是国际上首次报道ESD术后的长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类似的研究结果。
??多学科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
多学科治疗模式探讨
我中心谭子辉博士在会上报道一组小细胞食管癌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探索性研究。该研究以检索Pubmed检索系统为基础,提取其原始数据并整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患者共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情况以及生存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根据术前分期的指导、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是目前小细胞食管癌的推荐治疗模式。由于小细胞食管癌是原发性食管癌中的罕见瘤种,急需今后进一步累积病例,便于拟定标准治疗模式。
??精细化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剂量的
前瞻性探索
医院徐裕金教授在本次大会上报道了一项“不同放射治疗剂量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每周同期化疗治疗中国食管鳞癌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认为,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每周同期化疗治疗不可切除食管癌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治疗完成率及近期疗效较高。低剂量组(50Gy/25f)同步放化疗在LRPFS、PFS、OS及毒副反应方面均不劣于高剂量组,50Gy可能是不可切除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的最佳放疗剂量。然而,研究仍需继续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来进一步充实证据。
会后,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委、我中心食管癌单病种治疗首席专家戎铁华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学术争鸣氛围浓厚,中国的食管癌团队展现出难能可贵的朝气与活力。在今年OESO大会,中国研究者大会发言与壁报交流占总录取论文数的30%,实现我国食管癌研究领域的突破。这让我们坚信,中国食管癌界不缺乏好研究、好技术以及好团队,我们需要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成果,认同中国的水平!希望今后全国同道团结向上,不懈努力,我们的每一小进步都将为中国乃至世界食管癌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
◆关于我们◆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全国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拥有高水平医教研队伍,可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欢迎投稿◆
欢迎加入我们的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