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叶娜

来源:临床护理

食道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患者在术前营养不良,术中创伤较大[1],因此,对其进行营养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中主要对88食道癌术后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营养护理干预,探究其效果,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0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食道癌术后患者(年5月~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以及观察组(4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8∶16,年龄在44~73岁,平均年龄为(58.64±10.5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9∶15,年龄在46~74岁,平均年龄为(59.41±10.21)岁?

将88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以及研究?

1.2营养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即在手术结束后的第1天~第6天输注葡萄糖?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等?

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即在术后实施间断供给以及持续滴注的方式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白蛋白水平)?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排气时间?术后营养指标等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

02

结果

经不同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见表1所示?

03

讨论

食道癌早期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其大部分是在患者食道局部发生炎症,从而刺激食管发生异常的蠕动[2],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其临床症状一般出现咽喉疼痛?下咽困难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而食道癌术后患者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较高,肠粘膜会产生一定的萎缩[3],若不进行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很有可能会引发并发症,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88例食道癌术后患者实施不同营养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其术后营养指标?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采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肠内营养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间断供给以及持续滴注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如下:

在术后第1天,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mL生理盐水,

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需要通过鼻肠管输注mL百普力[4],

术后第3~7天分别输入mL营养液,随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逐渐减少并停止营养液的供给?

在肠内营养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情况,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生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对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输液管通畅[5],促进患者康复?

有关学者还曾经表明[6],食道癌术后创伤较大,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代谢系统失衡,从而造成患者体内消化液的丢失,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对食道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高,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雪平,罗燕萍.食道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4(4):.

[2]胡小英.食道癌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

[3]王永丽,马婷,王晓芳等.食道癌术后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32(9):-.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jc/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