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bdfyy999.com/m
年底,我完成了一个小愿望,访谈了一位做基金投资的大佬——南方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李文良。
李文良
FOF投资部负责人
他管理的南方股债平衡组合,在过去2年多一点的时间,用50%的仓位,实现了56%的收益,非常的优秀,是我学习和对比的产品之一!
我和文良总之前是同事,在负责司南投顾过程中有很多的工作交集,我负责用户端的产品规划,他负责基金组合构建和投资。这次趁着他在支付宝新发南方金选升级投顾组合,我约他做了一次访谈,请他讲讲基金投顾,介绍他筛选和投资基金的方法。
同时,我也偷师了他对明年市场行情、以及对新能源、医药和港股的看法,逻辑很清晰!
重要观点:
1、我们想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
2、帮客户解决选基难、配置难、调仓难
3、明年大概率将延续震荡和结构性分化行情
4、看好新能源,但细分行业结构会较今年不同
5、医药短期承压,长期逻辑不变
6、港股配置性价比非常高,处于左侧布局的机会
以下是整理后的文字稿,分享给大家
1
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痛点
韩杰:请介绍一下什么是金选投顾?
李文良:投顾是投资顾问服务的缩写,也叫做买方投顾。通俗一点理解,投顾就是相当于帮客户选择一篮子基金构建投资组合,并帮客户做好配置和自动调仓,提供管家式投资服务。
买方投顾在海外已经有数十年发展历史,在国内年10月份才开始,南方基金是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基金公司之一,发展势头比较好,已经有很多投资人在参与投顾了。
金选投顾是由蚂蚁金选基金团队,邀请专业的投顾机构,基于蚂蚁金选基金池,为蚂蚁平台客户提供的投顾服务。
韩杰: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基金了,为什么还要推出投顾产品?买投顾跟买基金有什么区别?
李文良: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越来越接受以公募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理财,但是基金投资确实有一个痛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么多年来,虽然基金创造了非常好的收益,根据协会披露的数据,近20年来权益型基金的年化收益超过16个点,但有不少个人投资者还是亏钱的。
要解决盈利体验不佳的问题,有两个痛点,一是选到比较好的基金,二是对买入和卖出时机进行把握。
目前公募基金数量已有多只,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而言,选基金是不容易的。加之市场的动态风格的变化和行业分化也很明显,在分化的市场下如何把握好时机也是一个难点。因此,个人投资者进行基金的直接买卖和投资有一定难度,过往数据显示客户盈利体验也不是很好
而基金投顾,不仅仅是投,同时也有顾,既为投资者提供“投”的服务,也为大家提供顾问式陪伴服务。投顾服务为大家选择基金、配置基金、调仓提供解决方案,全程无需投资者进行操作,省时又省心,尤其是投资者管不住手时,投顾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韩杰:目前市场上有多只基金,调研和研究基金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您跟您的团队是怎么做的?
李文良:目前公募基金的数量比较多,任何单个个人一只只深入分析,覆盖所有基金是不太现实的,个人投资者在多只基金中进行挑选有很大难度。
作为FOF投资团队,我们有一套完善的基金分析评价体系,我们会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这三个维度进行刻画和分析,以量化、定性择优的方式在全市场选择优秀基金。为此,我们还专门开发了基金投研系统,对全市场基金进行量化指标的计算,包括持仓分析、风格追踪、业绩归因,借助这个投研系统和完善的基金评价体系,可以对基金进行全方位覆盖。
此外,基金分析评价中,调研非常重要。除了多维度定量分析和持仓分析之外,要去预判基金经理未来是否业绩可持续、接下来的投资思路是怎样的,一定要进行定性调研。深度调研和跟踪覆盖的工作量非常大,南方FOF投资团队有5名非常资深的基金经理,还有2名非常资深的做基金分析评价的同事。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十几号人的宏观策略团队,是一个非常大的投研团队支持我们做全市场基金分析评价和资产配置。通过团队协作,可以把各自的优势和经验在团队中共享出来,维护共同的核心基金池,供FOF、投顾策略进行应用。
所以,我们是团队作战、依托投研系统、背靠公司完善的投研体系,进行全覆盖的基金分析评价。
韩杰:普通人很难做定性分析,您是怎么进行定性研究的?
李文良:无论怎么分析过往的历史业绩还是持仓,都是既成事实,对于基金经理未来业绩进行预判,定性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定性调研有很多方式,比如目前采用比较多的线上交流的方式,我们通过线上的方式交流过很多基金经理,但面对面线下沟通、小范围深度基金经理调研反馈的效果最好。尤其是核心池的基金,我们要求在入池之前一定要先进行面对面沟通,后续的跟踪可以通过腾讯会议这样的线上方式进行持续沟通。
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而言,没有机会接触到基金经理。我们作为FOF基金经理或者投顾组合经理,属于机构投资者,是基金经理的持有人,联系基金经理比较方便,确实在定性调研上会有明显的机会优势。同时,我们本身也是基金经理,跟被调研的基金经理处于同一语言体系下,就投资思路、投资框架、投资策略进行深度交流和访谈,也更容易,更具优势。
韩杰: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今年风格切换很快,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您是如何进行调仓的?
李文良:我们会从三个方面考虑对组合进行调仓:第一,自上而下资产配置的观点发生变化时(如股债性价比发生重大变化),会进行动态的组合调整。第二,底层跟踪的基金和我们预期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基金经理出现了人员变动,或者找到了风险收益比更好的产品。第三,触及风控后,被动出现的组合再平衡。
首先,在组合配置方面,我们依托于南方基金的大投研平台和宏观策略团队,进行国内外宏观的紧密跟踪和研究,制定资产配置策略,保持了对权益基金的标配和超配。
在组合的动态管理上,今年(年)市场波动比较大,结构分化比较明显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对组合积极进行战术调整,减配了医药和消费,增配了新能源。
2
带着宏观和行业观点配置基金
韩杰:对新能源行业怎么看?还有机会吗?
李文良:站在全年的维度,新能源在各个行业板块中都属于表现非常领先的。今年以来锂电的涨幅非常大,估值处于高位。
对于未来怎么看?新能源符合全球强调的“碳中和”,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进行转换,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脉搏,非常适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展望明年,新能源板块我们还是非常看好,因为方向非常符合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产业升级以及国内外政策支持的领域。
但是明年表现好的环节不一定跟今年类似。比如今年新能源链条表现最突出的,一方面是上游的资源,比如锂、钴、稀有金属(如稀土),另一方面是核心部件,比如锂电池环节以及跟电池相关的材料、隔膜涨幅都非常大,明年表现好的环节未必跟今年类似。
总结一下,对于新能源板块,我们还是看好,但明年的环节和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想投新能源板块的个人投资者,我们建议大家不要自己进行股票投资,因为风险比较大,尽可能选择行业主题基金进行投资。
韩杰:对今年医药行业大跌怎么看?
李文良:今年上半年医药有一段时间表现非常突出,但是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表现非常弱,核心原因是政策尤其是集采导致价格大幅下行,会影响医药上市公司的盈利。
另一方面,过去两年的结构性牛市,尤其是年疫情冲击之后,医药走出一波非常凌厉的上涨,很多医药细分板块估值处于相对高位。新冠疫情虽然还有零星爆发,病毒也发生了变异,但也在逐步得到控制,但影响已大大降低。去年疫情当中没有受损反而受益的医药板块,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后,前面的逻辑就有一定破坏。
此外,去年由于疫情,医药板块的订单非常饱满,利润很高,基数很高,而今年订单会逐步减少,增速会下滑。加之估值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会对医药形成约束,所以我们今年在医药端的配置是大幅降低的。
除此之外,今年倡导的共同富裕,医药链条关系到国计民生,通过集采可以把很多相对比较贵的药品价格降下来,对民众而言是有利的。但会对上市公司盈利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医药板块今年受到一定的打击,下跌幅度非常大。
从中长期投资视角来讲,随着人口老龄化,大健康领域未来是刚需,所以医药板块中长期投资逻辑没有变,只是去年以来涨幅比较大,估值需要消化。长远看,集采也让医药体系结构更加优化,未来更加成熟,整个大健康、大医药领域我们非常看好,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赛道。
韩杰:港股触底了吗?未来有机会吗?
李文良:今年欧美股市表现非常突出,标普今年以来涨幅是20多个点,欧洲也有很多市场今年涨幅达到两位数。但港股恒生国企指数今年以来跌幅比较大,刨除一季度上涨,全年录得两位数跌幅,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跌幅靠前。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有基本面的因素,港股中有很多新兴产业、互联网巨头相关的公司去年涨了很多,估值并不便宜。另一方面是相关产业政策,比如互联网、教培的产业政策也有较大影响。
目前位置港股估值处于历史非常低的分位数,全球横向比较,包括港股历史分位数纵向比较,目前配置性价比非常高,处于左侧布局的机会。如果想投资港股,我们建议个人投资者可以以定投的方式来参与,分批建仓。从中长期投资的视角投资港股,目前时间点介入,未来的胜率是非常高的。
港股是离岸市场,基本面看国内,流动性看海外。明年国内的宏观经济有下行压力,美联储在做Taper,后续还有加息预期,我们能看到的是美联储的流动性是边际收紧的,对港股的流动性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维度来讲,港股暂时没到流动性和基本面都非常有利的环境,只不过现在处于非常便宜的阶段。
韩杰:您之前做过宏观研究,宏观对做组合管理有什么帮助?
李文良:自上而下宏观研究对于组合管理或者对于大机会、大拐点的把握都是至关重要的。做组合投资,要带着配置观点或者带着市场的观点进行配置和组合的构建。分环节来看,包括自上而下宏观研究来驱动我们做资产配置,然后是结合市场做风格暴露,最后一层才是选基金。
宏观研究和资产配置,对于组合至关重要。我管理的南方全天候策略运作四年,我们每年都会做业绩归因,上一层资产配置基本决定了当年业绩的胜负手,底层基金的选择创造额外的收益。
选基金的目的是想选出每一个赛道、每一个投资风格、每一个领域最优秀的一批管理人。那把这些人选出来之后怎么构建组合?不是把这些人等权分配,我们要带着上一层的配置观点,我已经看好哪些方向、看好哪些领域、看好什么风格,然后把优秀基金管理的产品配置上。
韩杰:您对明年宏观和整体行情怎么看?
李文良:我们会对宏观经济中的每一个维度画个像。宏观经济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信用周期、流动性环境、宏观政策这五个方面,接下来针对这五个方面分别分享一下结论。
首先是经济增长,明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后续可能会有稳增长或者逆周期调节政策,让经济适当触底回升。
通货膨胀方面,我们对于明年物价水平预估,PPI确定性会下行,CPI会温和上行。CPI中跟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比如今年猪肉价格比去年便宜很多,以前价格是30、40元,而今年十几元就能买到。明年随着猪周期的演变,可能猪价会回升,所以我们认为明年CPI会有一定修复。
宏观流动性方面,最近央行已经做了全面降准,甚至下调了5bpMLF的利率,经济有下行压力,要做结构性转型,还是需要相对比较宽裕的流动性环境。虽然美联储有加息预期存在,但我们国家的经济周期、货币周期跟海外不是同步的,我们还是以自己的宏观经济背景决定相关的政策,明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流动性环境还是非常宽裕的。
信用周期,跟信用周期非常相关的就是房地产,今年地产收缩非常明显,带动全年以来社融的快速下行。对于明年,社融已经触底,V型反转很难预期到,但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甚至在房地产修复的过程中会看到社融的修复,明年的社融信用环境会比今年更优。
基于四个周期画像,我们认为明年权益市场没有趋势性机会,但结构性机会还是非常多。明年的权益市场可能跟今年比较类似,趋势性上涨或者趋势性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还是在结构性上积极寻找机会。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时间越往后,对债券市场会越不利。今年是债券市场小牛市,明年上半年宏观背景对债券市场相对比较有利,但我们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