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食管癌患者在最绝望的日子里,医生是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 http://m.39.net/pf/bdfyy/

“郝医生,近日可好?”9月27日,医院胸外科大科主任、二级教授郝安林收到了这样一句问候。写信人是两年前他救治过的一位年轻患者孙月(化名)。

22岁那年,孙月被确诊为食管癌,确诊初期一度选择放弃治疗,后来因为病情加重,家人带着她医院的郝安林。如今她已成为一名银行员工,回想起患病那段时间,孙月感叹到:“在最绝望的日子里,医生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22岁确诊食管癌

辗转3家医院终得治

2年前,孙月一次外出和朋友聚餐,在吃牛肉时突然噎住,试图用水冲下去,结果水也咽不下去,慌乱的她又抠又吐,折腾了半天食物才顺下去。当时她以为是自己吃东西不注意,就没多想。直到后来,她吃东西噎住的次数越来越多,意识到事情不医院做检查。

郝安林与孙月(化名)一家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做完胃镜检查,医生告知情况不乐观,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后,一家人又从西宁医院。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孙月最终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肿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医生表示,可以做手术,但必须连同声道、气管、食道全部摘除。术后便不能说话,吃饭只能在腹部插根管子,造个胃瘘,定时往里面倒水、填食物。“与其这样治,还不如让我完完整整地过完剩下的日子!”孙月说,她担心花光父母的养老钱,最后却落得人财两空。

一家人思虑再三,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出院后的孙月,身体日渐消瘦,身高1.7米的她,最轻的时候只有70多斤。

一天,孙月突然噎得特别严重,连续一两天水米未进,开始发烧,肺部也出现痛感,家人赶紧带着孙月去了之前朋友医院。

“苍白、消瘦、虚弱、无法进食,高烧39度,状态非常差。”回忆起孙月刚入院时的样子,郝安林主任说。

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检查报告显示,患者已进入癌变晚期,病变面积非常大,横径接近7公分,食管的穿孔直通肺部,引起感染和发烧。“常规、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没用了,但可以试试新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三-四个周期的治疗。”郝安林主任说。

在最后一期治疗后,孙月的胃镜报告显示,食管粘膜正常,仅有瘢痕样改变;PET-CT报告则显示,整个胸腔已没有任何肿瘤迹象。

“曾经一度想要放弃,不想拖累父母,没想到居然治好了。”出院前的孙月说。

专家:食管癌早期症状易被忽略

建议早筛查早诊治

康复后的孙月心中仍存有疑惑,“自己不抽烟也不喝酒,生活规律,家族也没有大病史,为什么会突然得上这个病?”郝安林表示,肿瘤的形成一般要经历10-20年的积累,食管癌的致病原因有很多,从外因来看,患者一般如喜食腌制食品,吃饭较快、喜欢趁热吃、好吃辣及嗜酒等;从内因看,除了遗传因素,口腔病毒及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等都易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据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新发32.4万人次,位居肿瘤发生第6位,死亡30.1万人次,位居肿瘤死亡第4位。

郝安林告诉健康时报记者,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太典型,容易被忽略,如胸骨后不适或异物感、烧灼感等,到了中晚期的病变才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的典型症状。郝安林建议,一般50岁以上的人群2年就要复查1次,有家族史的人群需1年复查1次,一般可以通过食管镜进行检查。

如今,孙月已经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银行员工,每三周打一次针,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外,生活与常人无异。回想到患病那段时间,孙月感叹到:“在最绝望的日子里,郝医生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专家简介

郝安林

郝安林,二级岗位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市管优秀专家,医院胸外科大科主任,安阳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全科医师协会贲门癌专委会常委,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豫北协作中心副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师协会胸外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胸外专业34年,在食管癌、肺癌、贲门癌及纵膈肿瘤的手术及微创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8项,完成学术论文40余篇。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联系方式:

转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编辑宣传科

医院视频号开播了

点击图片查看免费筛查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by/9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