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读懂认清自己,远离无知伤害

五、正确对待发炎

1.)发炎圈住了微生物的扩散

被判断为某处炎症,大家都会想到使用消炎药治疗,可是就没有想到,发炎还有另一种意思。

体表有了破损,很容易引起发炎——红肿,西医把它称为感染,即染上了致病的微生物;治疗的方法,当然是用药物杀死这些附着的微生物。但是却没有多去想一想:既然机体的一处有微生物附着,那么它们为什么不繁衍、扩散,再进一步发展?

原来这些已经附着的微生物,它们的生存状态也很困难,这是因为人体生命为了自卫,绝不会容许它乱吃、乱喝、乱繁殖和随随便便扩散的。

从体表破损引起的红肿来分析:皮肤是保护我们生命不受微生物侵犯的一道十分严密的屏障,所以尽管皮肤外面有着无数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最容易化脓的葡萄球菌,人体也不会因它们的附着而发炎。然而在皮肤破损的地方,我们就挡不住这些微生物的侵犯了,它们一见到有漏洞可钻,就马上黏附上去,并准备开始大量繁殖。人体为了自卫,才产生了炎症,为了避免它们进入内部,防备的方法就是红肿发炎。

发炎的地方可见到微血管充血形成红肿,同时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是用来杀灭附着的微生物,红肿则是这个地方的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循环)为之加速,为了歼灭附着的微生物,而催促血液带来很多白血球,致使淋巴细胞和粒性白细胞在入侵的微生物周围,组成一道严密的围墙,使附着的微生物不能随意进入人体内部。

可以说:身体上任何地方,不管是在外的或在里的发炎状态,都是生命抵抗微生物入侵的战场,都是限制和消灭入侵微生物,和阻止它们繁殖的一种手段。

推而广之,一切身体里面的急性发炎,亦与体表的发炎类似,譬如鼻炎、咽喉炎、扁桃腺炎、食道炎、胃炎、肠炎、阑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等,都同样是发炎部位红肿充血。

我们反过来想:为什么气管炎不会延伸为肺炎?阑尾炎(盲肠炎)为什么不会延伸到大小肠,造成大小肠的炎症?这一切唯一可以解释的是:红肿是我们的机体阻止发炎部位微生物进一步扩散的有力举措。

但人们就是忍不住要找医、找药、找治疗。一般西医西药的治疗方法,都是用消炎药物或外敷发炎的部位,或内服、或注射抗生素,杀死这些附着的微生物,让红肿消退。而人体内的炎症,也会有与体表相像的病灶,发现这些病灶的所在,就给出了病名;例如阑尾炎、肠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盆腔炎……等等,或譬如肺痈、肝痈、胃痈……等等,都是依所在的地方而命名的。

然而,尽管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炎症,在很多时候,使用消炎药却并无效果;例如用胃镜看到了发炎的部位,判断为胃溃疡了,但用药就是那么无效——不管我们判断什么地方发炎,医生都是寄希望于消炎药物,而主要都是抗生素;但真的用起来,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2.)治发炎要有全息生命的思想

发炎的能力,也是人体本身固有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抗病资源,而许多人却从来不曾理解,反而视它如寇雠,竭力的扑杀;或者虽然知道,却不把它当一回事,无视于如果人体失去这个资源,再好的医疗能力和仙丹灵药,都将无济于事。

治病之要,就是要把保护自身的抗病资源摆在首位;我们往往却因错误的治疗,浮滥的求医、求药而适得其反,损害了这个本能资源。

自从我们发现了微生物后,认识许多微生物能致病,这当然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这次进步使外科手术不因微生物的干扰而失手,现场成功率无数倍提高。但另一方面,这一成功却诱导我们进入一个以为只要消灭这些致病微生物,就能保持健康的误区。

当然,灭菌、消毒和清洁环境的设想和做法,给我们的卫生保健增益不少。但另一方面,人们却又发现,如果把婴儿置放在无菌室里生活,一出来便可能因感染而死亡,因为不让他接触微生物,就不可能获得与微生物相适应的能力。继而我们又发现,在人体里原来就有许多微生物共同生活,只要它们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我们就不会生病。

一九六二年一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著名外科教授瓦金斯沃,在伦敦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提出以「胃冰冻」的方法治疗胃溃疡,相信可以用来代替胃切除手术;据说他的这个做法,还有一著名的外科医师为首的研究组,宣布有效。因此,一种「以冷却液循环流动的胃冰冻机,也医院的必要设备。」但后来却发现:「瓦金斯沃的病例早期70%症状消失,但只有50%能保持疗效达一年以上。……在初期热情过后,开始有些报告失败的结果,并发症增多,有极少数人死亡。」

认真研究这些事例后,发现西方医学外科提出来的所有治病方法都有问题,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它们都不能长久坚持、普遍适用,最后以失败告终。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外科医生都只考虑如何去掉炎症病灶,而彻头彻尾的忽略了生命的作用。

其实人类身为一个物种,在大自然能生息繁衍,也是要遵循适者生存这个规律的。人类种族如此繁衍不息,说明人类的生命与大自然已经十分融洽。《黄帝内经》一开始就阐明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关系,但这个道理却遭到一些只学了现代科学皮毛的学者的嘲讪。讽刺的是,随着科学研究进一步的深入,新的发现却也反讥了他们。原来无数微生物在人体里起居作息,保持平衡,它们因此得以生存,也维护了人体生命的生存。

现代分子生物学家们发现,人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里,也还有许多微生物存在,它们在远古时代,就与我们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但它们的DNA却与我们不同,而与一些细菌更为类似,能自己独立复制,而如果它们出了毛病,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人体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或者它们的分布区域或数量受到影响,造成我们机体的微生态失衡,人就会生病;一不留神,也将危害生命。

细菌是地球上最大的家族,今天我们却发明了抗生素,并且大量的用,实际上就是不让人活,人体从嘴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有2.5kg的细菌,今天的食物结构中却充斥着大量的抗生素。

3.)抗生素治炎症的反面作用

抗生素固然会消灭入侵的微生物,但是,它也会破坏人体菌落平衡,导致许多不可知疾病的发生。

虽然「抗菌剂曾一度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神药』,但是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现在却极清醒意识到,细菌的抗药性已经成为临床一大棘手问题。……抗生素这个词是由两个希腊文单词组成的,即anti(反抗)和bios(生命)。所以,每一次使用抗生素,也就等于是发动对自身生命的一次攻击。」——因为我们的身体里实际上满是微生物,而且靠着它们的活动,生命才得以存在。

因此有人说:「即使从狭窄的医学角度来看,抗生素也是与生命敌对的。炎症是一种急性的,但同时也是快速而确实排除问题的过程,过程中,首先是毒素可以借着出脓而排出体外。这样的清洁过程如果因抗生素而受到经常的、长期的阻止,进入身体的毒素就会沉积下来(大多数在结缔组织里),当它超过容量时就会产生癌变。这里有一种垃圾桶效应:人们可以经常倒空垃圾桶(感染),也可以长期积聚垃圾,最后垃圾中产生特殊生命(癌),就会威胁整所房子。抗生素是病人不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异物,它剥夺了病人本身可以通过生病获得的果实……。」——这也就是说,人体本来能够借着对炎症的反应,产生自身免疫的能力,医院、医师、药局,轻易交由抗生素给剥夺了。

青霉素(盘尼西林)发明后,固然救了很多人的性命。但是,它的发明人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却提醒医学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上世纪七十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的吉尔伯特教授指出:「终有一天,80%乃至90%的传染病,会对抗生素产生对抗性。」

人们的误解是:以为生病都是微生物导致的炎症,只要使用某种抗生素就可以了。

人们忽略的是:无论什么微生物,人体自身都有对付它们的方法。

这种普遍而过分的依赖或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中微生物的平衡,导致许多疑难疾病的发生。伊利诺斯州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的公共卫生与药物学教授马克?拉沛(MarcLappe)指出:「由于每一种新的抗生素都会引致百万种具有对抗性的细菌产生,因此,我们所导致的细菌(指药物引起的后果),数量将会远远超过我们所有可对抗它们的药物。」

上述还仅仅只是指抗生素治疗急性炎症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医院治病,医生几乎对很多症状,都一而统之称为炎症,治疗也几乎一而统之的使用抗生素;治疗能起作用的,称之为急性炎症;治疗无效的,则称之为慢性炎症,例如慢性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胃炎、阑尾炎、肠炎……等等。然而患者上门,医生明知使用抗生素无效,却仍然照用不误,这种医疗方法,渐渐也使得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西方的医药『进步』,人类的健康退步」——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发明很快、很多,但因滥加使用,破坏了人体内的菌落平衡,已经导致了人类全面的「健康退步」。

4.)慢性炎症怎么办?

许多急切炎症消失后,都会留下「慢性炎症」的后果。临床时,常有人问:「我孩子的慢性鼻炎能治好吗?」——我眼看到许多人都把治疗慢性炎症的希望放在消炎药上,长年累月服用抗生素或其他消炎药品,结果是炎症治不好,反而吃坏了身体。由此可知,抗生素对一切慢性炎症几乎都没有什么效果,久服的结果不仅破坏了身体里原有菌落的平衡,而且会使肝肾的排毒能力受到严重损害。

其实,如上所说,经「充血处理」后的炎症部位,入侵微生物被消灭了,但是这些地方的微血管里,残留下来了一些死亡的血球尸体,则必须要看身体的循环(循环)机制是否强大:循环能力强的,能够短期内完全消失(清除);循环能力不足的,显然不是很容易消除(堆积)。荒唐的是,西医就把由于循环(循环)不力,无法消解药害所导致的垃圾,因而继发的长期后遗症,也就是药源性疾病,称之为各种各样的慢性炎症。

长期接受现代医学和科学「潜移默化」的结果,一般人都会把炎症理解为微生物的侵犯而致,所有惯用西药的人,只要听到炎症,抗生素就会被当作为首选圣药——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求医、治病、用药的常识吗?要以长期服用抗生素来支撑余生,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人生吗?

不管消炎药物使用有无效果,观念的惯性总会使人一时转不过弯来——急性炎症其实是入侵的微生物的附着,而且其势汹汹,慢性炎症其实是入侵的微生物已打了败仗,只有残留或已不见踪影,余下的只是被破坏过的地方,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清除「断垣残壁」,而不是继续漫无目标的消灭这些微生物了。

因此,还继续长期的抓着一大把药丸子,根本毫无意义,只会使得患者自己耗钱、耗力、耗心神,还损耗了自己无任何其他可以替代的身心健康。

现在有人把一些慢性炎症病灶称为「无菌性炎症」,使它与有菌的急性炎症加以区别。但既然已经以炎症命名了,就仍然不免误导医生:因为是炎症,所以还是不得不用抗生素;更不免误导患者:因为是炎症,所以必须得长期、准时用药。

慢性炎症的称呼,最有利于那些诓人钱财的伪医生。他们使用昂贵的抗生素,例如亚胺培南(Imipenem,硫霉素类抗生素)、万古霉素(Van







































白癜风复发
白癜风康复来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ngzhouxianhua.com/jbby/4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